第39节(2/2)

作品:《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的周末都不见面了, 专心跟上课程节奏再说。

    ……

    交大一年级的授课以基础学科为主, 船舶专业先学的主要是数学物理两科的知识, 《数学分析》《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理论力学》这些是必学,还要学《大学英语》,等到了二年级以后,船舶专业的课程, 比如《船舶设计原理》《流体力学》《船舶阻力》就会成为学习的重点。

    林叙领了书,自己排了张班表贴在床头,他观察了一下,这一学期课程安排得相当满, 只有周四上午有睡懒觉的时间, 不过想睡懒觉是不可能的——大一新生每天早晨必须晨练、做广播体操。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的时间安排比他备考那阵还要规律。

    周一上午第一节 讲《数学分析》, 林叙觉得自己已经起得够早了,结果天才刚亮,宿舍其他人都已经起了,大家收拾得速度相当快,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穿衣搭配的讲究,大家都是匆匆洗了把脸,就去食堂抢座了。

    “吃完饭得赶紧去占座,这门课还有机械系的要上,去晚了只能坐后排了。”

    一个宿舍7个人行动显得浩浩荡荡的,林叙他们宿舍就分了“朝三暮四”组,上午的课起得最早的三个人去占座,下午的课另外四个人去占座,占的可不是最后一排的黄金位置,而是正经的第一排,这样方便找老师提问。

    《高等数学》《数学分析》都是大课,在大教室上,位置坐得靠后些,老师说的话就听不清了。

    他们这届新生理论基础都不是特别扎实,老师却都是正经的国家人才,虽然老师已经放慢了进度等着他们,可稍不注意就会跟不上。

    林叙起得早,但是吃饭慢,他才吃到一半,宿舍的老大哥卫强已经扒完了饭,看林叙还在喝粥,他又去窗口多拿了一个包子。

    卫强是东山人,今年31岁,宿舍人齐了之后,他就被自动推举为宿舍长。

    考上交大之前,卫强在西山的矿上挖矿,干了几年之后,他因为有些才华,就转到了文字岗,也在西山那边成了家。

    “人家看了矿冶宣传片都报了煤矿专业,我是说什么都不干。”

    矿上的苦,一般人都难以想象。

    卫强老家离大连近,这个年代大连船厂也是鼎鼎有名,建国后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济南号就出自大连船厂。

    到后世,船运行业的南船北船之分,北船的扛把子就是大连船厂,而南船这边,海城是航运业的重点城市,海城交大输送了大量人才,卫强原本想报大连的海事学院,机缘巧合之下却被海城交大给录取了。


    第39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