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1/2)

作品:《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但拗不过两人坚持:“你俩挑不动就回来换我,别把自己给累坏了,你们就做做小河工,别做大河工了。”

    小河工一般是公社布置的小任务,挖挖小河沟就行了,大河工是县里的任务,任务重,但是工分也多。

    “就干大河工。”两人就是奔着工分去的。

    两人今年没怎么干过活,不过为了挣工分,两人还是到了河坝上。

    扒大河工是最苦的活,林叙听过这个说法,真正开始干之后,两人才知道,这个“苦”到底有多苦。

    两人早晨是嘻嘻哈哈闹着出门的,干了不到一个小时,两人就觉得全身的力气都耗空了——上泥、推车、拉车,把一车泥从河坡拉到岸上,一整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动作。

    土本来就不轻,泥土更重,一车泥拉完,下面挖出来的泥又在等着了,腰抬不起来,手上没劲,可河里的泥却好像永远挖不完似的。

    中午林叙一个人吃了足足三碗饭。

    林培瘫在河边上不想起来。

    两人出门的时候穿得很厚,这会儿恨不得全脱光了。

    “这一个工10个工分。”林叙道,“就是咱俩干十天的量。”

    “工分真难挣啊。”林培叹了口气,“工分还不值钱。”

    “是啊。”

    林培看向林叙。

    王书梅来找林叙的那天,他听说顾国前为顾征花了几百块打点,他活到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换成工分的话,他爸他妈不知苦多久才能苦出来。

    他真心佩服林叙,如果是他的话,恐怕要恨死了。

    好在河工只有冬天有,公社下属的每一个村都要出人,人多力量大,林叙并没有干几天,河工任务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可以等待过年了。

    当然,在数着日子等待过年的时间里,林叙也在等着被录取的通知,赵海平和钱鸿每天都得路过林家门口,和林叙两人接个头,问他们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

    前二十天几人倒是还挺安稳,二十天一过,成绩迟迟不来,几人都有些着急。

    “再等等吧。”

    这一等就等到了快过年,赵海平前两天过来,说隔壁镇已经有人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几人又开始急了。

    他们对自己的成绩挺自信,可一直收不到录取通知书,再稳的性子也没法平静下来。

    等隔壁镇陆续收到通知书的消息传来,还有人特意跑到林家问,你们家孩子怎么没领到啊?

    林文华都懒得回话。

    过年前几天,林叙和林培在家里大扫除,他俩个子高,负责擦窗子贴春联,正擦得热火朝天呢,公社忽然来了人:“林文华在家不?”

    “在。”小舅从后院绕出来。

    他在整理后院的碎砖头,一手的灰。

    “录取通知书出来了,你家孩子在不?”

    林叙手上还粘着浆糊,一听这话连忙从凳子上跳下来,林培原本替他扶着长凳,居然先他一步跑了。

    林叙:“……”

    通知书就在公社干部手上拿着,据他说,成绩是从省里依次下发,最后一步才到公社,按照上级的要求,通知书必须送到每个考生的手上。

    公社干部有些羡慕地看了林文华一眼:“你们家两个孩子今年都考得很好。”

    这年头大学生很稀罕,靠自己本事考上的大学生更稀罕,他们这片毕竟是乡下,公社虽然有不少人报名高考,可干部们并不期待他们这边能放一颗卫星。

    结果,就在红河村,居然出了一个全宁安前列的好成绩!

    海城交通大学!那可是正经的名校!

    林家另一个考生虽然没去海城交大,去的也是海城鼎鼎有名的学校。

    有这么好的成绩,今年先不提,明年县里的教育大会上,他们公社绝对会受表彰。

    成绩还没到手上,可听到干部的话,林文华已经激动了起来,不过他还是不敢肯定,只小心翼翼地问:“他们俩……考上大学了?”

    “不仅是大学,还有好大学上。”干部道,“能去海城咯。”

    林文华愣住了。

    他忽然伸出手,用力地揉林培头发,又去揉林叙的头发,眼睛都泛着红。第24章

    传遍了

    林叙和林培刻苦学习的样子, 林文华都看在眼里,两人又去了县城和宁安市考试, 林文华自然满心盼望两人能考上。

    但对于红河


    第3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