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节(1/2)

作品:《七零年代文工团+番外

    也非常看重。他每天自己带头有下矿,也算是给了矿工们一颗定心丸。

    在一群不按规章办事的煤老板当中,顾淮的种种举措堪称异类。

    某一天,宋知时从歌舞团回去,发现自己又双叒叕被人跟踪了。他知道,肯定是顾淮的行为触碰到了别人的利益,在这个不算安稳的年代,得罪了人,被黑she会找上门是常有的事。

    可惜宋知时是谁,顾淮又是谁,他俩可都是有“背景”的好不好?

    很快,商阳地界的煤老板就落马了一批。

    宋知时不知道顾淮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反正自此以后,顾淮这名字在商阳煤矿界可算是出了名,再也没人敢跟他的家属过不去。

    因为顾淮的煤矿的种种举措,不少陕甘煤矿退下来的老人,还有其他矿场的工人,都非常心动。

    招工现场,每天都乌央乌央一大帮子人。

    顾淮声名在外,自然而然就有很多生意找上门,这让原本揪着一颗心,生怕历史改变的宋知时松了口气。

    这一天,顾淮回来以后跟宋知时分享了一件奇葩事。

    原来之前陕甘煤矿有个老矿友的儿子叫苏全生的,通过旧情找到了顾淮。他说自己有一家水泥厂,需要长期的煤炭供应,而且数量要的很大。到这里本来也不太奇怪,但怪就怪在顾淮给了对方优惠,他不要也就算了,竟然愿意提价一层收购顾淮矿上的煤炭。

    顾淮矿上的煤炭质量确实好,但倒也没有到供不应求的地步,现在的一吨精煤的市场价才35元,但对方却愿意用45元一吨的价格收购,这不是奇事儿是什么?

    宋知时问:“你卖了吗?”

    顾淮回答得很干脆:“卖,为何不卖,这可是一笔长期的大单子。虽然我目前还不知道他目的是什么,但是只要他能出得起钱,我就卖!”

    宋知时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却又说不上来。

    很快,苏全生就交了三成货款,并且约定在三个月以内付到七成款,然后再购入五万吨煤。

    “难不成他打得是赖账的主意?”

    “账可以赖,但人却跑不掉,你别忘了,他的父母妻儿还有厂子,可全都在商阳呢。”

    “哼,说不定人家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呢!”宋知时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暗暗想着应对之策。

    第206章 番外—歌舞团

    就当宋知时已经做好收不回货款准备的时候,苏全生竟然真的按月结算到了七成钱给顾淮。

    对此,宋知时除了笑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还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竟然有傻子愿意多花一成的钱买我们家的煤。顾淮,你怎么不说话?”

    “别说这年头,便是古往今来也没有哪个做生意的是傻的,只是不知这个苏全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不是还向你买了第二批嘛,你要发给他吗?”

    “按合同上说的,自然是要发给他的。我准备找相熟的老板问问,打听一下他水泥厂的情况。”

    “诶,等等——”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我始终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放心吧,我只找相熟的老板问。”

    宋知时之所以拦着顾淮,也是觉得像苏全生这样的傻子不多了,这么好的羊毛不薅白不薅,毕竟他们还欠着银行一大笔贷款呢。

    不过顾淮的一句话倒是点醒了他,虽然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很纯粹,但不论哪个时代,都会有层出不穷的骗术。这个苏全生会不会是像后世那种刷单,先给你一点甜头尝尝,后面他要是卷了煤跑了,一纸合同还真约束不了他。

    几天以后,顾淮沉着脸回来了。

    “怎么样,打听到了吗?”

    “打听到一点,你猜怎么着?”顾淮虽是问句,但他并不是喜欢卖关子的性子,很快就给宋知时解答了:“整个商阳,稍微大一点的煤矿都跟那个苏全生做过生意。大家的想法都一致,这么傻的客人可不多了,得多卖些给他,而且还不能让旁人知道。索性你瞒着我,我也瞒着你,这么些个月,愣是一点风声都没有。”

    “那岂不是说,他手里现在有一大批煤炭存货?”宋知时一语中的道。

    “是。”顾淮赞许地看了一眼宋知时,这也是他的第一反应。

    “可他要这些煤做什么?他那个小水泥厂又用不了这些。”

    “且看着吧,他肯定还会有下一部行动。”

    顾淮预料的没错,没过多久,商阳市的煤价突然下跌


    第309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