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1/2)

作品:《桃花令[朝堂]+番外

    道:“那明日……我们一起去种下。”

    萧复待不了太久,就得离开山西回京,他托人去寻谢三爷回来,要给林子葵调养身体了。

    此去经年,受了大灾的山西,逐渐恢复了从前的模样,林巡抚逮出为了中饱私囊而不断制造水灾的河工大臣,在怨声里强硬停了漕运,并兴建水利,扩建五大水次仓,将贫瘠的邺朝中原改成良田,拨乱反正,以宁天下。

    山西百姓安居乐业,得暖为福。为林巡抚作诗修像,广为流传。

    林子葵在山西留任三年,回京那日,运河码头人山人海,无数百姓肠断泪流,这么好的官,这就要离开了。

    已是三年未回金陵,重逢故土,首件要事便是回京复命。

    按着规矩,他先去给小皇帝请安述职,而不是先回家见照凌,否则陛下知道会怎么想?

    时隔三年,宇文煊也长大了,虽然还是个孩子,眉眼却坚毅了不少,身上自带龙威:“爱卿快快请起,这三年苦了林夫子,朕无时无刻都想快些召你回京。”

    小皇帝极善于笼络大臣的心,三年间已是驾轻就熟,中间皇父去了好多次山西,宇文煊起初就觉得不正常,不可能是因为宇文煜。

    后来暗中派人查了,种种细节对照,他才想清楚。

    皇父和林子葵原来是这样的关系。

    宇文煊莫名地松了口气,既然皇父是个断袖,三十二了也不娶妻,没有孩子,想必以后也不会娶

    皇父这个年纪,多半生育能力也不好了,看他疼爱小四,估摸着是将小煜儿当孩子养了。

    宇文煊对四皇弟也极好,他心里不是没想过,若小四要这个皇位,皇父会不会给他?

    皇父那里说不准……

    不过林夫子则是以天下百姓为重,心有大义之人,帮助康王谋逆、改朝换代这么大的事,林大人是断不会做的。

    林子葵一回京,宇文煊就了圣旨,给他升官。

    “林大人在山西便是巡抚,二品官,回了金陵,怎么也不能比二品还低了,次辅位置空着的,林大人可能胜任?”

    三年巡抚,多多少少也改变了林子葵的一些想法。

    他在山西无往不利,不是因为他是皇帝亲封的巡抚,而是因为背后有人支持,不然早在杨奎那里,自己就寸步难行了。

    原来手里握着权力了,能这样轻而易举去扫平天下的障碍。

    林子葵没有思考太久,也没有自谦受之有愧,跪下领旨:“微臣能胜任,微臣谢陛下隆恩。”

    “林夫子怎么又跪了?哎!快起,“小皇帝扶起他来,“下次只有只有你和朕的时候,无需再跪,也无需多礼,林夫子是朕的老师,对朕有授学之恩。”

    “臣不敢。”

    小皇帝没说什么:“明日朝上,朕会让梁公公宣旨,到时林大人再谢旨吧,摄政王在武英殿,你也去见见他吧。”

    林子葵抬眸瞧他。

    皇帝年纪虽小,城府却不浅。

    这是知道了?

    林子葵也没有刚做状元时那么胆怯了,更不会沉不住气表现出来,从御书房退出来时,门口有几个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见他出来,纷纷喊道:“林大人。”

    林子葵注意道,其中有个蒙着眼,动作有些古怪,好像想跟自己说话,却又不敢。

    林子葵正欲定睛看,就让梁洪突然叫住了。

    梁公公道:“林大人,摄政王在武英殿等您述职呢!跟奴才走吧,这是皇上御赐的仪卫,您请——”

    在宫里乘坐仪卫,是官居一品的大臣才有的待遇。

    林子葵如今是次辅了,那首辅之位,萧复便是给他留着的。

    坐在仪卫上,梁公公步行为他领路,沿途太监宫婢无不退避。

    林子葵恍然觉得那太监实在眼熟……

    “梁公公。”林子葵喊。

    “奴才在!”梁公公对林子葵的态度相较于三年前,变了太多。

    “梁公公,方才,我在御书房注意到有个蒙眼的太监……皇上跟前伺候的么?”

    “是啊,说起来,此人也是几起几落。”

    林子葵:“怎么说?”

    梁公公讲故事一样道:“文泰年间大学士,后受人所害瞎了双眼,切了下面。文泰皇帝可怜他一身才华,将他留在宫中升为御前主管,谁晓得千岁爷将他罚去倒夜壶,不久前此人在陛下面前献策,就被留在了御书房伺候着。”

    梁公公抬头瞧林子葵,发


    第13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