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节(1/2)
作品:《风起长安[女扮男]》
年你一直跟着我四处奔波,如今好不容易在长安安定下来,我却没有时间陪你。”
“我想多陪陪你。”裴宁看着妻子又道。
“好。”魏莹没有再拒绝,点头应道。
--------------------------------
翌日
车夫从后院架着马车来到门前等候,裴宁将妻子扶上马车,刚要抬腿登车,却听得一阵马蹄声。
“吁。”是内侍省的宦官,“裴尚书,圣人传召。”
“今日没有朝议。”裴宁奇怪道,“圣人为何突然传召。”
宦官摇头,“具体的,小人并不知晓,只知道门下省封还了圣人的诏令,是关于贡院一事。”
皇帝想要开设女科被阻,继学馆之后,便改从礼部的贡院之制着手,从而慢慢推进。
然而嗅到了危机的朝臣们,自然不会再做隐忍与退让。
裴宁忽然想到了昨日朝堂上的话,“这些个腐儒。”
“裴郎,你去吧。”魏莹掀开车帘道,“朝中的事要紧。”
原本因为妻子生母的忌辰,所以裴宁特意向尚书省告了假。
“我处理完宫中的事,就回来找你。”裴宁向妻子说道。
“嗯。”魏莹再次点头,“有些事急不来的,慢些赶路。”
“好。”
-------------------------------------
——大明宫·紫宸殿——
裴宁驾马飞奔至宫城,皇帝的雷霆之怒并没有让三省做出半分让步。
面对女科,这一次他们的态度极其强硬,甚至到了不畏死的地步,不但不肯签署盖章,并联合起来要求皇帝立吴王李汶为太子。
“诏令不适宜,臣等有权封还,此制乃高.祖皇帝所定。”
“滚!都给朕滚!”
“圣人,礼部尚书到了。”
三省的宰相退出紫宸殿,看到裴宁后,一阵惊讶。
裴宁匆匆踏入紫宸殿,看着地上一片狼藉,弓腰上前,“圣人。”
皇帝疲倦的躺在御椅上,这一次,她没有了舅舅这样的至亲相帮,只剩下了裴宁,“裴卿啊。”
“舅父离任前,曾叮嘱过朕,如果朕执意如此,那么今后恐将再无安宁。”皇帝说道。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裴宁叉手回道,“贡院归礼部管辖,省台那边,臣去劝说。”
李忱从座上起身,将大殿御座旁悬挂的一柄宝剑取下,“拿着它,朕许你先斩后奏之权。”
裴宁接过宝剑,但并不打算让其出鞘见血,一旦流血,打破规则,凌驾于律法之上,那么危机四伏的长安城将会无法控制,乃至引发叛乱,“若能够不流血而获得成功,方为上上策。”
裴宁来到尚书省的衙署,作为六部之一的礼部,裴宁并不为自己的长官所接纳。
然而他手中的天子剑,却让尚书省的一众高官恐慌。
“裴宁,你想做什么?”
“我不想做什么。”裴宁道,“贡院是礼部所掌管,纵然你们不同意修建,户部也已经拨款了。”
裴宁身兼盐铁使,掌管着朝廷一部分的税收。
“裴尚书!”金吾卫一名士官匆匆跑入礼部的衙署。
裴宁转过身疑惑道:“怎么了?”
“裴夫人出事了。”
作者有话说:
养了两孩子不要说什么要一视同仁(非要说的话,更应该去对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说才对,因为现实恰恰是与书本相反)
另外,男性作为封建社会制定规则的既得利益者,无论你怎么培养,他都不可能真正,以及坚持不动摇的站在女性那边去继续完成改革。
也许是有男性正在受苦,但是我想说,封建社会,一定是女性更加苦。
女性想要平等,只能靠自己去争取,我们所争取的,是原本就属于自己,是应得的,而不是所谓的男性让利,要明白,这是归还,而不是让。
第258章 风定长安(三十二)
“闪开!”
“闪开!”
裴宁骑着快马从大明宫出来, 他身上的紫袍让街道上的行人纷纷避让。
马蹄扬起的尘土,引来了街边百姓的议论,“这是哪位的相公。”
裴宁终于赶到了慈恩寺所在里坊的那条十字街, 然而他看到
第39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