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1/1)
作品:《圣夜》
我的靈魂、教會我全新的生存方式的地方,已經成為我重要的第二故鄉。
南方島嶼。北國大地。
我思考著自己走過的距離,思考自己活過的歲月。
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樂園。
正如同根本不存在什麼青鳥。
那並不一定就是一件值得悲傷的事。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才好,我甚至覺得,或許沒有樂園反而更好些。
氣壓一下子變了。飛机上升到新的高度。
不知什麼時候,阿縞閉上了眼睛。是長途跋涉太累了吧。我也換了個睡在他身旁的姿勢。深深呼吸便能隱隱嗅到阿縞身上的菸味,我好開心。等到了那霸,就去買蛋糕和香檳,順便買瓶泡盛什麼的,回公寓去吧。
和阿縞一起。
聖誕快樂。
我在從不下雪的南方島嶼,祝福所有在我生命中擦肩而過的人們。
譯註:
註18:原文為「なんじさ」,不熟悉方言的人可能會誤以為在問時間。
註19:一種琉球群島特產的酒,類似燒酒,一般為60或30度。
後住
你好,我是榎田尤利。
這本書預定12月發售,今年已經沒剩多少了,不知道大家過得怎麼樣呢?寫這篇後住的時候才9月,仍然有些殘暑的味道。不過再過四個月2002年也要畫上句號了,真是光陰似箭。好了,時間不多,猶豫著要不要購買拙作的人就请趕快把書拿去收銀檯吧。唔,要不動聲色地促銷真難啊。
那麼,已經读完這本書的各位读者,你們感覺怎樣?
這本書的第一部《聖夜》原本是發表在网上的作品。從第二部《青鳥》開始,則都是新加的部份。和阿縞視角的第一部相對應,第二部為雨智視角。寫這一部份比預想中花了更多時間。比起在网上發表的時期,雨智這個人一下子拉近很多,因此出現在眼前的光景也增加了,要理清它們頗費時間。如果说光看《聖夜》這一部,阿縞和雨智的印象深刻程度是五五開的話,寫完整部之後,全書的主人公就成了雨智。寫完全書的現在,不知爲什麼,我仍然感覺雨智就在身邊。每次体會到這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就會覺得,能夠從事寫故事的工作真是一種幸福。
從高中時代到三十七歲,這部作品跨越二十年,舞臺也從北一路向南。
感謝教給我雪上足球等等札幌日常生活瑣事的朋友k。我還要感謝幫我訂正各地方言的各位。明知方言難還要硬著頭皮用,我要深深感謝t編輯肯協助這樣的我。繼cross novels書系的《永遠的昨天》後,承蒙山田yugi老師再次畫出充滿魅力的插圖,非常感謝。《永遠的昨天》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還沒有读過的朋友,请買来看看吧(啊啊,又沒做到不動聲色地……)。
再有,最該感謝的是各位读者。
我認為,出自我筆下的故事,每當有人读它,它就會仍然有血有肉地生存下去。對於小说来说,有人去阅读它,這件事本身就是它的“呼吸”。謝謝各位為它延續生命。如果有任何感想,歡迎致信笠倉出版社。
那麼,各位保重,我們下次再會。
2002年 夏末秋初
榎田尤利 拜
[b]end[/b]
gira廢話時間:
終於結束了……
本来想昨天趁七夕放上来的,還是拖到了今天,那就當做遲到的七夕禮物吧~
這本書一路翻到最後,我都不住得中間哭過幾次。大半夜的抱著筆住本一邊抹眼淚一邊打字,想像一下,那情景真是淒慘又好笑……
從08年開始翻文到現在,這是最折磨我的書……一個原因是這故事實在太糾結太痛苦,另外還因為……裡面真的有好多方言、好a要查啊(摔書)看到最後的各位也知道,這本書裡不少地方出現了北海道和沖繩的方言,而中文是無法完全翻譯出来的,我只能採取迂迴折中的方法表現,请多包涵。
苦水和牢騷就這麼多,感謝蹲等更新的各位一直以来的陪伴與包容。m(_ _)m
第35节(1/1),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