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1/2)

作品:《公子无逸

    陆陆续续开始请他到自己的国家里来做客。於是终於有一天,他带著大批随从来到了魏国。

    他站在大梁的城门下,抬头望著这座他心心念念已久的城市,然後低声说了一句:

    “荀卿,我来了。”

    拜见了公侯卿相,处理了两国公事,他便带了几个贴身的小厮,乘了驷马锦车来到了临川君府。

    临川君府在魏国都大梁东北角,换言之就是整个大梁除了王宫外最好的地界。

    一进临川君府,各种气派豪奢自不必说,临川君一身锦衣华服,携了众人在门口以国相之礼恭迎之。待入了府内,众人就坐整齐,无逸仍是绕过了寒暄,直接就问道:“我如今已经官拜赵相,可否请公子履行当日的承诺?”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尴尬得不知说什麽好。

    却见临川君微微一笑,仍是风度万方:“在下也已官拜魏相,兼佩燕国相印,请问公子如何比得我?”

    无逸听罢一愣,随後咬牙恨道:“你等我!两年之後的今日,我还会再来!”言罢也不顾礼仪周全,就带来了人呼啸而去。

    临川君身旁的门客们见公子无逸生气了,便低声跟临川君劝道:“公子,还是算了吧,何苦跟赵相致气呢?”

    临川君低头呷了一口刚上的茶,然後目光不抬,淡淡说道:“不需多言,我们继续过我们的日子就好。”

    又过了两年,无逸又来。

    “当日公子趁我不在袭我国都邯郸,我搬了齐国大军包围大梁,迫使魏军撤兵,怎麽看都是我赢了公子,公子该可以履行当日承诺了吧?”

    公子无逸此战之绝,折服八方,直教天下兵家谋士无人不赞叹,无人不称道。

    怎料临川君仍是淡然一笑:“当日围魏救赵乃是齐国的田大将军出兵,公子如何叫我心服?”

    无逸见他是死了心要跟自己较劲,嘴里便一恨道:“荀卿,你给我等著!两年後我还会再来的!”言罢又愤愤地甩袖而去。

    临川君旁边的小厮实在有点心软了:“公子还是不要戏弄赵相了,以公子的实力,他怎麽可能敌得过公子呢?”

    谁知临川君竟冷声喝道:“你懂什麽?把你自己的事做好便是了。”然後就转身回了後堂,空留了一屋子的人讶异。

    於是无逸再来,临川君再拒;无逸三来,临川君三拒。两人就像比赛一样争著在这乱世立功立名,於是六国竞相请这两人来做自己的国相,纵横家之间也慢慢有人把这两人奉为门派师祖,流传著各种或真或假的传说。

    ********************

    时间两年两年地过,一转眼十年就过去了。

    俗话说:人生苦短,孰能百年?古诗里也说: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总之,在这七十古稀的时代里,一个人能活到四十岁才死已经是很不易了,即便是王侯贵胄,衣食无忧,想要活到六十岁,也要命很好才行。

    所以十年的时间,对一个人来说,很可能就是他一生里四分之一的寿命。

    而对公子无逸和临川君来说,这十年很可能就是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一段。

    无逸的父亲见他年近三十不肯娶妻买妾,自然急到不行──虽然他是庶出,可到底也是赵家的骨血,不孝有三无後为大什麽的在他身上依然奏效。可他偏偏就是铁了心,非要跟临川君争个高下再说,无论人送了怎样的美人到他房里,他都一概把人赶了出去,直把他父亲气得是又羞又恼,第二天成了邯郸城里最广为流传的笑话。

    而那一边,临川君竟也一直没有传出婚嫁的音讯,虽然个中理由,没人知道。

    然而无逸不知道他还能等多久,也不知道那人会奉陪他多久。於是第十二年,魏国都城大梁的临川君府里,临川君等了那人一日,那人却始终没有来。

    “公子早点歇息吧,都这时候了,无逸公子今天怕是不会来了。”小厮道。

    “好。”临川君静静答了声,转身回卧房去了。

    第二天。

    “公子,都已经快二更了,无逸公子便是来了也要等明天再进城了,您也早点休息吧。”小厮已经不知道是第几遍过来催了。

    “好。”临川君静静答道,放下手里的书卷,望了望门外,转身回去。

    第三天。

    “公子……”小厮又一次走到临川君身边轻声唤道。这次连他也不忍心了,心里直想这无逸公子究竟是怎麽了,倒叫他家公子等了这麽久。

    临川君叹了口


    第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