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节(1/2)

作品:《新安郡王见闻录+番外

    再两个月,安西都护府又报,魏王与燕王听闻大食将波斯灭国,深感同情。正值波斯王子前来求助,遂打算替波斯讨回公道。

    此时的圣人已经有些麻木了,将该赏之物索 xi_ng 都堆到了长安的魏王府与燕王府中,至于其他,两位堂兄想如何便如何罢。横竖,战马大唐不缺,陌刀等武器大唐也不缺,军粮大唐更不缺。

    于是乎,半年之后,大胜的消息再一次传来。据说,自家这四位凶残的悍将将大食打得落花流水,不断地或割地或给珍宝求和,一退再退。最终波斯不仅复了国,而且那位波斯王子亦宣誓效忠大唐。圣人便比照百济,将其封为波斯亲王,邀其来到长安居住,并设立波斯都护府,封杜县公为大都护——

    若是封魏王,他正在孝期之中,并不合适;若是封应国公,他与魏王同进同退,自然会推辞不受;若是封燕王,他连安东都护府都不想待着,更何况波斯都护府呢。算来算去,也唯有杜县公方有可能接受大都护之职了。

    封为从二品高官本应是大喜之事,如今居然需要百般思索臣下是不是愿意接受,圣人不禁觉得有些无奈。

    就在这时候,秦国长公主表示,她也想出远门游玩。

    圣人大惊,忍不住道:“连阿姊也要丢下朕了么?”

    “五郎,你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我了。”秦国长公主轻轻一叹,“我也想和兄长们一样,过得随 xi_ng 一些。婉娘的 xi_ng 情与我不同,会一直陪着你的。答应我,好好照料她,阿爷与阿娘一定会觉得很欣 we_i 。”

    “……”圣人沉默片刻,方应道,“阿姊放心。”

    【四】

    圣人并不知晓,秦国长公主的一封信早已送到了波斯都护府。魏王展开信之后,便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悦娘对她的摄政长公主念念不忘,子献、景行、杜十四郎,你们有何妙计?”

    应国公展开了他新绘制的舆图,指了指北方、西北、东南等空白之处:“从波斯与大食人处询问可知,天竺在东南,北方不过是一群游牧胡人,西北则除了拂菻(拜占庭帝国)之外,还有零散的一些胡人国度。不知,贵主想当哪一国的摄政长公主?又或者,哪一国的皇帝?”

    “……”燕王对“皇帝”一词表示惊讶,“女皇帝?悦娘真是敢想!!”

    “都是金枝玉叶,都有足够的能力,也没甚么敢与不敢的。”杜大都护笑道,“说句不敬的话,若是当年太后生下的并非圣人,而是一位贵主——如今登基的,未必不是秦国长公主。只要你们堂兄弟几个都愿意拥立她,其余人便是反对又如何呢?”没有军权在手,任何反对都毫无意义。

    “咱们大唐是仁义之师,师出有名,只伐无道。”魏王接道,“先将这些地方都仔细查一查罢。若是觉得适合,便拿下来,赠给悦娘便是了。有悦娘主持,施以教化,想来那些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胡人,日后也会成为有礼有节的大唐子民。”

    “而后呢?”燕王又问,“阿兄你们还想去何方?”

    “继续往北或者往西行罢。并不是为了征战,只是想亲眼瞧一瞧这片土地究竟有多广阔罢了。据说,再往西还有昆仑奴所生活之地,我也十分好奇。”

    “十四郎如今接了大都护之职,我……不能陪阿兄走得太远。”

    “不必大王费心。”应国公勾起唇角,“玄祺自有我来相陪。”

    一年后,秦国长公主来到了波斯都护府。已经外出游历了许久的魏王经过权衡,以及与应国公商讨,以驸马王子睦或许喜爱佛法为名,将他们引到了天竺,在那烂陀寺修习。期间,长公主深感天竺人对佛法的痴迷,同时也觉得仅仅只顾着佛法而忘了俗世生活的民众过得实在不如意。

    于是,三个月之内,在四千精锐部曲的压制下,天竺诸大小邦国均对摄政长公主表示效忠。又三年之后,天竺女皇正式登基,封驸马为皇夫并商州王,封魏王为天朝皇帝、封应国公为琅琊王。

    五年后,大唐与天竺开始贸易往来。又五年,燕王发现,兄长终于在波斯都护府西北寻了个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于是,他喜滋滋地让杜重风辞去波斯大都护之职,赶紧投奔了堂兄。远在长安的圣人反应不及,只得命侄儿嗣濮王李峤远赴波斯都护府,继续担任大都护之职。

    再十年后,不知不觉间,大唐与天竺多了个同盟邻国,国号为“魏”。其实魏王并没有开国之意,但他所带领的部曲太过强悍,想进犯他们的突厥人以及胡人等等都被打得头破血流,反而纷纷前来


    第49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