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节(1/2)
作品:《新安郡王见闻录+番外》
他们亦无心计较。
圣人倏然觉得眼中有些酸涩,忍不住又问:“王先生也要退隐么?”
“他与我同进同退。”李徽道,“不过,稍迟些时日倒是无妨。”
御驾离开时,圣人禁不住再次回首,便见他的中书令王子献一身斩衰,跪在了堂兄之侧。看上去,他们便仿佛如同一对真正的夫妇一般,一起为长辈披麻戴孝。其实他早已知道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任何人明言过,他们在他跟前也从未有过亲近的举止,但他却敏锐地察觉了其中隐藏的异样,心中也从震惊失望,渐渐归于平静。
年轻的皇帝陛下并非不曾想过,自己的朝廷看上去已经成了阿兄与王先生的。尚书省、中书省自成一体——便是阿姊把持的门下省,也从来不会驳回他们所拟的各种政令。这些年来,朝廷施政前所未有的顺畅,没有党派争夺,更没有刻意的倾轧为难。国库丰足,百姓安居乐业,就连他也过得十分惬意,私库中堆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珍奇宝物。
他始终承认,兄姊们的朝廷,胜过了阿爷时甚至于祖父后期的朝廷。可是,偶尔又不免会想着——就算再好的朝廷又如何?终究不是他的。
他心中充满了复杂与矛盾。既因为了解兄姊们的 xi_ng 情,知道他们绝非擅权之辈,故而很安心地等着他们的安排;同时也因为皇帝的天 xi_ng 之故,总是期望亲政的日子来得早些,更早些,期望自己一言九鼎的时刻来得早些,更早些。
可如今,见他们居然退得如此干脆利落,他又不免有些失落怅然。
以他对兄长与王先生的了解,倘若他们退了,便绝不会仅仅只停留在长安。大约,日后连想见一见他们也会变得很难罢。
【二】
将濮靖王陪葬昭陵之后,嗣濮王李欣继承了濮王爵位,开始守孝并闭门谢客。李徽亦然,索 xi_ng 与王子献搬到了濮王府西路居住,一如许多年前那般。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座府邸当中,本便浓厚的感情亦是更增添了几分温暖。悲伤与痛苦亦在彼此的陪伴下渐渐褪去,众人终于回到了应有的生活之中。
这一日,秦国长公主与吴国长公主前来拜访。与她们一道来的,还有已经出家为女冠的魏王妃杜氏。
关于魏王与魏王妃,长安城中流传着各种故事。有的说,魏王与魏王妃成婚多年无出,魏王妃心怀愧疚,这才断然出家;有的说,魏王与魏王妃是难得的贤伉俪,只是可惜无子女缘分,魏王妃才想着出家几年积累些福缘;也有的说,魏王与魏王妃并无感情,魏王妃是因着神伤而出家等等。
然而,无论众人如何百般猜度,魏王妃都安然平静地在魏王给她修的道观中生活着。偶尔为大长公主、长公主们做一做道场,或者施舍药材衣食等等,日子过得比许多寻常内宅夫人从容自在许多。魏王也时不时地会去探望她,稍坐片刻便离开。
他们之间确实无男女之情,却也并非毫无感情。毕竟,成婚将近十年,早已成为了家人,彼此也会牵念。而这种情感,也得到了王子献的默许与释怀——魏王妃实在是个再聪敏不过的女子,谁都难以对她产生恶感。
“阿兄,你已经打定主意了?”秦国长公主问。
李徽颔首:“若说权倾朝野是所有男人的想望,我们也已经做到了,此生并无任何遗憾。而今,也该是急流勇退的时候了,否则,必然会与圣人产生矛盾。悦娘,这天下,毕竟是属于圣人的。纵然你是他的阿姊,也该注意些分寸。”
秦国长公主伸出纤纤玉手:“阿兄,我并不是舍不得,只是不甘心。”她好不容易才能光明正大地从这些男子身后走出来,真正在朝议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今却只能倒退回内宅中了么?她明明做得并不比任何男儿差。
“不甘心,便已经是一种舍不得。”魏王妃杜氏摇了摇首,“悦娘,此处不属于你,甘心与不甘心都无任何意义。除非,你想因此而牺牲姊弟之情。不妨将目光放远些,这片疆土不属于你,自然有该属于你的国土。”
秦国长公主微微一怔,若有所思。
李徽则挑眉微笑,与王子献对视一眼:“悦娘、婉娘、阿杜,子献过一段时日便会辞官。我们打算趁着尚且年轻,四处走一走。大唐疆土固然辽阔,但在大唐之外还有天竺、波斯、大食,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我也很想见识一二。”
也许是前世被软禁在封地中所留下的执念,令他格外向往游历的日子。既然以前因为种种缘由未能成行,日后又何妨离开长安,走遍脚下这片千里、
第49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