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节(1/2)
作品:《独立电影人+番外》
演甚至还有最佳影片。同时,一月中的时候,它拿到了金球奖。
到二月初,在金像奖颁奖礼上,再次出乎兰生意料,十分被看好的《失控》并未拿到任何大奖,只有一个“最佳外语片”,还有一个“最佳摄影奖”,大家也是不太清楚这是由于宣传不够,还是由于政治干扰,还是由于别的什么,不过兰生并不在意,他只长长舒了口气:这阵忙活终于结束了。而且,因为胶片时代早已过去而落寞多年的祁勇能拿到这“最佳摄影奖”,谢兰生也十分开心,他在心里念叨:终究,一个摄影师的实力还是可以被察觉的。不过,在拍完了《失控》以后,已经72、73的祁勇就再没拍过电影长片了,这是后话。
颁奖结束,谢兰生跟莘野参加完官方的庆功宴后,肩并着肩脚挨着脚一步一步往酒店走。他们两个走着走着,深黑天空落起雨来。于是,他们俩把西装外套脱了下来遮在头上,没叫车,继续走,只是,走着走着,在午夜的小雨当中,在la的小巷里面,他们就会面对面地,把两件遮过头顶的西装外套并在一起,挡住自己也挡住对方,凑过去,互相吸-吮对方嘴唇。
他们还是那样浪漫。
谢兰生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系列作品是在他59岁到61岁这几年拍出来的。
它们讲了“一些老人”。
谢兰生没带着电影参加任何国际影展,可是,整个业界全都认为这才是他最好的片子。
电影第一部 讲的是“丧偶”“离异”的老年人。电影说了老年人的冲动与 Xi_ng ——不被理解的冲动与 Xi_ng ,还有老年人的勾心斗角、与子女的矛盾冲突,与父母的……他们各自为财、各自为子女,各自为利,各自为自己,他们仔细猜测、打探对方的健康状况,同时仔细猜测、打探对方的财产状况,算计谁需要照料谁、谁可以继承谁,可同时呢,当年因“组织介绍”等原因结婚的老年人在内心的最最深处又渴望着新的爱情、新的婚姻。一方面是理 Xi_ng ,一方面是感 Xi_ng ,想相信对方,又不能相信对方,想付出自己,又不能付出自己。
这个时候,谢兰生对电影已是纯粹珍惜的状态了。他只想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分外认真。这部片子最经典的是满月下的一组镜头。谢兰生没使用特效,也没赶抢时间,他只要感觉不满意就重拍,再不满意再重拍。他叫几个相关的人每个“十五”都去拍摄,这样每个月拍一天又是每个月拍一天的,最后历经整整一年,他终于把“满月”这段重要剧情拍出来了。
电影的第二部 则讲的是“失独”的老年人。在东亚文化当中父母总为子女操劳,于是,失独的老年人们瞬间失去人生目标,他们有人浑浑噩噩,有人想尝试ivf,还有人……谢兰生把他们的痛给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第三部 呢,是说老年人们在飞速发展的世界里茫然无措、寸步难行。
这三部是经典之作,谢兰生也挺喜欢的。一般来说,他对自己的电影是不满意的、有遗憾的,可这回,谢兰生也依稀觉得他记录了这个时代,他自己的电影跟其他人的电影一样,是给后世的一份礼物。
另外,在这十年间,谢兰生也还是为了电影发展付出一切。他投资、资助文艺电影,参与艺术联盟,参与文艺影院,开导演课,带研究生,办电影节,办交流会,还……常常有人问谢兰生“怎么能做那么多事”,谢兰生总笑着回答:“还好。我只喜欢电影,不喜欢别的。这样一来时间就多了。”
…………
“出柜”,是在2031年。
这年,一个相熟的女记者想给兰生写本传记,谢兰生想了想,应了。
这本传记非常详细,三大厚本密密匝匝,仔细说了谢兰生自北电毕业后一路的风风雨雨,有在潇湘的那一年,有拍《生根》的那一年,有拍《圆满》的那一年,有拍《星河》的那一年,有拍《一见钟情》的那一年,有拍《白马》的那一年,还有拍《一天》的那一年……他把他的几本日记放在腿上,娓娓道来,还时不时给女记者看看文字、看看图画、看看照片还有视频,女记者因谢兰生把自己生活详详细细记录下来的习惯而震惊不已,可谢兰生只是笑笑,说“因为还有一个人在。我想记下跟他一起的每一天、每一刻。”
到了最后,谢兰生甚至还把莘野那四年的信,还有自己后来写的回信也打开了,逐周回忆。
传记里的同志内容是可以被正式出版的,于是,在这本传记当中谢兰生没回避莘野。他觉得,既然同意叫人整理他的一生、
第24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