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节(2/2)
作品:《农家子的为官路+番外》
古代版本的自带院子别墅群。除了水田良田等不可征用,叶家村的所有荒地都合理利用上了,建成书院区。
中华书院区分了初等启蒙书院,中等书院,高等书院。
初等启蒙书院是所有到了六岁年纪的小孩都能去读。
中等书院则是十二到十五岁的学生,高等书院则是十五岁之后还想继续念书致力于考科举的学生。
叶家村的孩子都是到了年纪就能免费读,这也算是叶君书对叶家村的一种照顾。
叶卿慎万万没想到,他浪了四个月,回到叶家村的第二天就被扔去书院了。
叶君书一直是中华书院的副院长。
自书院发展起来后,秦康泰便自觉能力不足,让叶君书另请了德高望重的能人做院长。
老院长如今六十有余,终于等到叶君书回来,便卸下重担,将正院长之位交给他。
学院的副院长则为秦耀良。
叶君书曾经位极人臣,至今影响力深大,学子们无一不崇拜敬佩。
他任院长之责,从中华书院走出来的学生都可以厚脸皮自称是叶君书门下的。
叶君书在家安安稳稳过了年后,就开始进行大开阔斧改革书院。
叶君书的一项项政策并没有遭到反对阻挠。
总归一句话,书院上下都是叶君书的迷弟,他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他做的事都是有理由的,他的决策都是对的,总之就是一个个无脑吹。
叶君书的改革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不单纯为科举学子服务。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每年参加科举的学子万千,能出头的寥寥。有些在科举不出彩的学子,谁能保证他们不能在其他行业更加出色呢?
叶君书根据如今的时代所趋,研究商议,最终定下多个分学院,军事学院、文学院、经济学院、农学院等。
军事学院类似武学院,着重为朝廷输送强兵智将军事人才,叶君书定了李玙为军事学院的院长,由他负责。
从他一直混在军营里就知道,李玙从骨血里热爱着军营,如今跟着他辞官,心里肯定会失落,如今有了个军事学院让他折腾,叶君书明显感觉到他的心情每天都很愉快。
看着叶君书的眼神都十分热烈。
叶君书十分享受。
文学院则是叶君书带领,专注文官科举。
其他的学院顾名思义。
叶君书将每个学院的定义分析透
第515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