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1/2)

作品:《(汉武帝同人)雪满弓刀

    如簧,居然也找不到理由说服他。

    好在乌孙使者并没有继续追问,跟着张骞来到了驿馆歇息,少不得又对大汉专门接待各国来使的驿馆里的陈设大加赞叹,东 M-o 西 M-o 。

    张骞看他的样子,又是高兴又是好笑。

    好不容易安顿好乌孙使者,张骞这才回了家。虽然天子接见乌孙使者还要过几天,自己却必须明天一早就去宫中拜见,向天子汇报出使经过。

    夜风习习,树木熟悉的味道沁人心脾。

    长安,我终于又回来了。

    第165章 朝见

    张骞不辱使命,顺利归来,刘彻喜不自胜,对张骞大加褒扬,更大大赏赐了一番。

    “张骞为我大汉立下了大功,该赏!”刘彻的话令张骞喜不自胜。

    等张骞把情况禀告结束时已近日中,刘彻赐下御膳,知道张骞和卫青交谊甚厚,着人传来卫青一起用膳。

    好久没看到卫青,这次总觉得他和刘彻间有了什么不同,却怎么也不明白到底不同在哪里。

    刘彻和卫青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虽然卫青一贯的谦恭有礼,笑语间的随和亲密却掩饰不住。及至见到两人有意无意间很有默契地相视而笑,张骞就算再迟钝也明白,这两个人现在的关系好得不是一般化。

    太好了,大汉之福啊!早这样不是挺好的吗?非要闹得乌烟瘴气,四邻不安。天子和大司马大将军不好好齐心合力治理好国家,整日相互伤害纠缠不清,这算不算是国家内耗呢?

    想到这里张骞咧着嘴巴望着刘彻。要说陛下的命真是好,别人好色都是亡国害国,唯独他好色居然还能兴国,世界上的事真是说不清楚。

    刘彻看他一脸傻笑,不禁笑起来“张骞,傻看着朕做什么,有什么事?”

    张骞的额头立刻滚下一粒汗珠,怎么忘了,这位今天看上去和蔼,其实可是万分小气的,现在连腹诽他都是罪过,自己这种想法被他看出来可不得了。

    定了定神,清清嗓子,待情绪稳定了,张骞这才道“呃,其实臣还有一事,忘记向陛下禀报。”

    “还有什么说吧。”~虫#冞掱咑

    “据臣所知,包括乌孙在内的西域各国仰慕大汉威仪,原本都 Y_u 与大汉交往结盟,但因为畏惧匈奴,不敢轻易做出这样的决断。”

    刘彻不以为然地一挥广袖“匈奴算什么,见了汉军还不时闻风而逃,何足为患。”

    张骞见他这般自信满满,不敢再说下去,只好求救般望着卫青。

    卫青本不想插嘴,却始终挨不过张骞楚楚可怜的目光,只得道“陛下,匈奴虽已衰弱,较之西域各国仍然强大无比,纵然我们承诺保护,但毕竟路途遥远,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

    张骞对着卫青悄悄竖起大拇指,卫青望他一眼,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刘彻听了这话,不由沉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结盟是必须的,汉匈两国多年交战,现在匈奴虽然大败远遁,远远逃开,难保有一日不会卷土重来。西域这个后花园就像是只肥羊,正好供他们修生养息。要想保有现在的成果,不仅仅要从军事上继续施压,更重要的是从外交上孤立他们,让他们得不到喘息之机。这样,我们十多年的征伐才有意义。”

    尽管早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听到刘彻再次阐述,张骞依旧不得不佩服刘彻的远见“陛下圣明。”

    “朕想在河西置郡,大将军以为如何?”刘彻忽然想通了般,抚掌而笑。

    卫青听得这话,沉吟良久,这才缓缓道“在河西置郡好处在于可以保护通往西域的通道,威慑匈奴给西域各国信心,可以放心和我们交往结盟。即使不与我大汉结盟,也断断不敢襄助匈奴,其战略意义不可谓不重大。但坏处在于既然置郡,必然涉及筑城徙民,期间的耗费不可胜数。”

    刘彻听了他这话,刚才的兴奋渐渐平息“耗费是肯定的,按理现在的财政应该能负担这桩耗费才是。”

    卫青略略欠了欠身,又歉意地看了看张骞,这才道“臣刚刚接到奏章,关东大水,死者已达数千,加之前段时间的大雨雪,今年天灾不断,朝廷势必发巨额钱粮赈灾,这两年恐难以有多余的物资用于置郡。因此臣建议此事宜缓。”

    刘彻听罢一笑“大将军所言有理,置郡之事势在必行,但从目前看来还得缓两年。不过,这意思你倒可以透露给乌孙使者。”

    既然不能现在就置郡,给个承诺也好,毕竟同西域的交往也不能放松。

    


    第16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