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1/2)

作品:《(汉武帝同人)雪满弓刀

    卫青憋红了脸,半晌才嚅嗫道“臣……臣出生微 J_ia_n ,启蒙本来就晚,陛下对臣爱护信任,不仅亲自教导臣还擢臣以要职,尤其是太中大夫一职是陛下的智囊,臣虽受之有愧,也明白陛下一番栽培的苦心。但臣见识太浅、眼界太窄,总怕无法胜任让陛下失望,无奈臣本愚鲁,只好以勤补拙,反倒让陛下费心,臣有罪。”

    刘彻看了卫青半晌,黑沉沉的眸子里写满了说不出的温柔。眼前的这个少年温和中掩不住英武,聪明里却不见狡黠,总是让刘彻有一种想搂在怀中呵护的冲动。今天本来是想展示一下自己对他与众不同的爱护,却被他“君君臣臣”地给推了个老远,虽有点扫兴,见到自己亲手□的臣子如此好学上进又不禁高兴起来。

    “朕的舅舅来找过你,有什么事啊?”

    卫青抬头偷偷瞄了刘彻一眼,忽然觉得有点心慌“陛下,武安侯不是刻意来找臣,只是在酒楼里偶尔遇到,过来给臣敬了杯酒。”一个多月前卫青和建章营里的几个兄弟到酒楼里聚会,田蚡过来敬酒,还把他拉进自己的包间说了很久的话,不知道这事刘彻怎么会知道的。

    “哦?”

    刘彻沉下了脸,堂堂武安侯、皇太后的亲弟弟又是前太尉,身份是何等尊贵,现在虽然赋闲在家也不至于去给个小小建章监敬酒,他想干什么?

    “那他说了什么?”

    “武安侯只是说我们都是陛下的亲人,要一心一意辅佐陛下”,其实田蚡还说“我们都是国舅爷,在这个时候更要小心才是啊!”但卫青没有告诉刘彻后面这句话。自己的姐姐只是夫人,哪里当得上“国舅”二字,再说田蚡口中的“这个时候”究竟是什么时候,卫青心知肚明,现在太皇太后大权在握,皇帝只是个摆设,他们这些皇帝的外戚日子过得都不安生。

    “不愧是朕的舅舅啊!”刘彻的语气里没有任何情绪。看了看卫青,笑道“看来大家都知道卿是朕的宠臣了,连朕的舅舅都要来结交呢。”见卫青低了头没有答话,便换了个话题,“卫青在读什么书啊?”

    “臣刚读完《春秋》,正在读《尚书》。”

    “都是儒家经典。卫青,读书这事涉猎要广,不要盯着哪门哪派的书死读,道家、法家、兵家、农家什么的都要学。这天下的门派多了,说到底多数都是殊途同归。朕现在虽然重视儒家的学说,并不是因为他就真的有多么好,而是正和了朕的需要,可笑那些儒生们,一天为了什么 “儒道之争”闹得风生水起,想用书本里那些条条框框来约束朕,朕看得清楚的很。”

    刘彻这番话是说的心里话,一个君王把这么知心的话都对臣子说,也足见他对这个臣子的宠爱和信任了。

    “以后天禄阁里的书你随便拿着看就是了,有不懂的就来问朕!”卫青听得说不出的感动,一直点头。其实刘彻给卫青请了一大堆师傅,根本就不需要刘彻亲自来教他。

    刘彻为什么这么全力栽培卫青,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原因之一是和太皇太后、皇后斗气,非要让卫家出个人才。其次则是自己需要和自己完全同心同德又在各方面都能够帮助自己的的亲信,卫青聪明能干、无依无靠,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那么原因之三呢?刘彻眯起了眼睛,卫青正抬头看他,眼里满是温柔的笑意。是了,就是为了这温柔的笑,“是为了能让他对朕笑吧!”刘彻拍了拍额头,自己做出这样让外人费解的事情,居然是为了讨好姐姐的骑奴,这种事情也只有他这种叛逆天子做得出来。刘彻笑了,但这种想法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风从窗户里吹了进来,灯火不停闪动,一只蛾子艰难爬进房中,看见那跳动的光便不顾一切地飞了过来,翅膀触到跳动的灯火,立时便被火烧着了,那蛾挣扎了一下,奋翅飞起,想摆脱那团火焰,却终于“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卫青猛地回过神来,“陛下,现在天色已晚,陛下明天还要狩猎!”

    “狩个猎又不是什么正事,还要刻意准备不成”睇了卫青一眼:“怎么?想急着赶朕走,朕今天还就不走就住这里了。”说罢便倒在了卫青的床上,见卫青尴尬地杵在原地,忍住了笑,转过头去对着床里,不一会便进入了梦乡。

    竹影摇动,碎了满天月光。卫青摇了摇头,又坐回到书桌前,怔怔看着那一点跳动的灯火。

    山林、原野、河流、宫阙,广袤的上林苑呼吸着春天的无边清新,凝固了青山不老的岁月。

    马蹄急劲、铁弓满弦,笑语里满盈的是仿佛永远也挥洒不尽的青春。

    一只罕见的通体雪白的松


    第1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