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1/2)
作品:《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江盼便道:“当然,我家都小打小闹,村里那么多地那么多人,里正一时难以抉择也是正常。”
“唉,我是不敢。”里正叹了口气:“我知这事十有八九可行,可事关吃喝大计,但凡有一成不成的可能,我就不敢推行,不是大爷爷不信你,是我得为整个林家村考虑。”
江盼沉思片刻道:“我明白的,那里正爷爷你看这样如何,就让每家拿出部分地试种,其他地就还是按往日方法耕种。这样既能保证村民口粮,又能大范围试行,等过个一年两年,收成不错后,大家也有了经验,再全面推广。当然,这次也是让大家自愿,你只是把法子交给大家,做不做的,全看自己选择。”
里正觉得此法可行,便就此定下。
--
轮种间作方法推广出去,林家村村民有的担忧,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冷眼旁观,各不相同。
江盼没多留心思操心此事,方法已交给里正,且已有十户有经验的人试种过一茬,不需要他再做什么,他专心他的辣椒大计。
十月里新一茬辣椒收割辣椒酱上市后,就有之前帮工的一些村民找上了门。
打探自家是否能种植辣椒,以及种了后江盼能否收购。
江盼感叹这个时期农民的朴实,种个辣椒还得跑来问他,等他同意后才去种,好像这辣椒是他的私有产业一样。
江盼汗颜。
村民朴实厚道,江盼便也敞亮,对于来询问的人都给出尽管去种的肯定回答,并且还将辣椒种植方法一一说明。
对于询问他是否会收购辣椒的,江盼也答的坦诚:“这个要看市场情况,前期少量的肯定回收,后面若是种的人多,我这边估计就收不下。”
村人又问价格。
江盼就答:“我是要用辣椒赚钱的,收购价不高;前期每斤二十文,后面若市场饱和,就按市价。”
村人一听,有的犹豫打退堂鼓,怕种了不收或者价低不划算;有的暗暗算了一笔账,若真如江盼所说,一亩地最低产一千斤辣椒,一斤二十文,一亩地就是二十两银子,怎么都比种地划算;至于辣椒会降价,就少种点呗,一年种一亩辣椒,还是有赚头。
于是一时间,有好几户人家找江盼买辣椒种子,只是农人多贫穷,江盼便给他们赊欠辣椒种子,等辣椒成熟后再还。
如此一来,江盼不用再扩大辣椒种植,直接从村民处收,村民多了进项,江盼少了操心,皆大欢喜。
而因着江盼教村民种辣椒,赊欠辣椒种子,江盼在林家村的口碑相当之好。
“江盼啊,真是个好样的,自己赚钱不说,带着大家一起挣钱。”
“谁说不是,他那个串串店,就养活了咱们村不少菜农,后面又是收竹筒,又是收树根的,哪家没多点进项哦。”
“是啊,还有什么轮种的,要是真能种成功,那可是大功德啊,咱们村可不得都变成有钱人啦。”
“你家留地了没?留了多少?”
“留了,留了三亩地,明年三月试试;江盼自己都种了一两年了,肯定没问题。”
“就是,我早看出江盼是个有能耐的,分家后人家日子越过越好,反倒是林家……”
“林钱来镇上那个事,你们听说了没?”
“听说了,可太不要脸了,放着家里的媳妇不要,竟然跑去跟寡妇住一起,还生了个儿子,啧啧。”
“那儿子是不是林钱来的谁说的准哦,他们家也真是,赵桂芳不是挺明理的一人嘛,就由着他儿子这样做?可怜孙巧巧,唉……”
“害,赵桂芳那人,你还不知道!只是可怜了孙巧巧,多贤惠一媳妇啊,还往家里挣钱。”
“谁说不是呢。”……
村人多有八卦,林钱来之事已在林家村传的沸沸扬扬,林家众人也是闭门不出。
十月底秋收后,里正带着村里一帮壮年去县城缴粮,看到林家村的粮食增产,衙门官差对里正一通夸赞。
里正领着人回村时好一副“趾高气昂。”
冬日昼短夜长,日子如流水,过完年,来到正月底,又是一年辣椒收获季。
而这个时候,江盼得到消息。
县太爷传见。
第88章 面见
“你说县太爷召见所谓何事?”时远归帮整理衣服, 担忧问道。
江盼也不晓得,他摇摇头:“不知。家里店铺生意都按规矩行事,商税粮税皆未落下, 店里员工也再三交代并
第14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