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1/2)
作品:《樊笼[权谋]》
道。
不知朝中事的少年人悄悄地拉着父亲衣角:“这么大的排场、这么足的面子, 肃王将来又有望登基为帝,萧常侍为何不愿嫁?”
有挨得近的听见了, 嗤笑道:“有的人生来各特, 特别是这些女官, 把这世道的平衡都搅乱了。”
那孩子的爹却笑了下,意味不明道:“文渊阁的规矩,入阁之女官不得行婚嫁之事,萧冉既为其首, 若不能以身作则, 这规矩以后就算是破了。再说肃王那边, 也未必就是真心诚意地迎娶…且等着看吧。”
人群的扰攘被抛到身后, 三十多个傧相骑马随行。
萧冉知道,林忱就在她身后。
她看着手中上轿前被递过来的细竹筒, 读完了里边的话,掀帘向后望。
澄澈的秋阳下,那么多人、那么多马, 她却一眼就能认出。
林忱也瞧着她, 那么深那么深,专注得仿佛只是她一个人的星辰。
萧冉又忍不住流泪了。
她惯常是没有这样脆弱的,只是身上很疼, 呼吸很费力气, 难免带动得精神也不堪一击。
她放下帘, 取出贴身准备好的丸药,细细地盯着。
乌黑的一丸,服下后即刻毙命。
像这样的药,她已经化成水服了很久,为的就是今日大婚之上,当着众人的面,当着文渊阁所有女官的面,表明恒久的忠贞——对不朽前路,无论是自己,还是殿下,或是任何人,都要为之退让。
文渊阁不能出现叛徒,不能出现迟疑和柔弱。
更不能因她而受辱。
一旦她在王府毙命,林渊这个皇帝必然是做不成了。那些心有他念之人会将她的死归咎到王府身上,这一拖又是几个月,届时彭将军的军队回援,一切都平平稳稳的。
萧冉的眼前有些昏沉,她把脑袋往箱壁上一撞,奋力打起精神,却怎么也想不清楚事儿。
也许坚持不了太久了…
她的身体往下滑,身侧却传来勒马声,隔得还是有些远。
“把这个送过去…对…方才府里的人…”
萧冉撑着起身,青萍在轿外说:“姑娘,方才有个傧相让我把这个给你,说是府里的婆婆叫他给的。”
是殿下吗?怎会冒险来同她说话?
萧冉心里不甚清明,费了很大劲才从帘外接过那东西,结果却是一支柔润澄黄的桂花枝。
她抚摸着柔柔的花瓣,想起林忱曾问她为何偏喜欢桂花。毕竟这花俗气不好看,香气又太浓烈,常常遭人嫌恶。
究竟为什么呢?
萧冉自己也不明白,她只不过觉得它用处多,做出来的糕点很甜蜜。
那样繁多的花朵,每一朵都满载着生命。
她握住花枝,知道林忱想告诉她什么。
只求生,不求死。
她们还要一起在漫天薄雾的秋日,寻一处宅子,养几个孩子,过快活惬意的日子。
**
作为王爷,林渊自然是不必上门迎亲的,他立在府门前,被繁复的礼服裹得喘不上气来。
齐宴等人侍立他身侧,江月满独自倚在僻静地一处墙角,也不同文渊阁的女官扯什么交集。
借着内急的由头,林渊拉着江言清避开人群,长长松了口气。
“上次娶冯家的女儿,也不见有这么多人来凑热闹,不给她们发请帖,她们还腆着脸自己来,真是…”
“王爷别恼。”江言清安抚道:“那些女流之辈霸占朝廷已久,即便是现在,各地仍有她们的残党,我们不好直接赶人。不过上京如今各处戒严,谅她们也不敢在大婚上闹事。”
林渊瞅了他一眼,不敢说自己单纯只是觉得拥挤吵闹,两人又聊了一会便匆匆回去。
前边,喜庆的大红色已遥遥在望,鼓着劲的唢呐也欢庆十足。
齐宴恭恭敬敬地端候着,江月满也自旮旯处走出来。
他们都不是爱凑热闹的人,今日来不过是为了确保大婚不出任何乱子。
江月满正拨开人群往外走,冷不防一个梳双髻的小丫鬟撞了她一下,撞完了也不让路,就用短短的胳膊拦在她身前,笑得像朵花。
“有事?”江月满瞥了她一眼,没把人立刻推开。
小丫鬟叫她矮下身来,附耳说了几句话,说完还是喜笑颜开的。
江月满蹲着,呆了好半晌,接着又毫无预兆地站起来,推开身前的人群便往
第12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