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照林明白了,原来宁向星不是看不上他,而是不想在其他人面前指出他不适合在杂志社写文章搞文化。

    对外交际么,也不是不行。

    他以为自己只要应付一下合作单位,就可以得到双倍工资。

    却不知道宁向星不会做出这么大让步,已经在想杂志社跑腿、司机,随行安保人员,一个人担任,应该可以吧。

    晚上聚餐,张满意,周冕这批人总算是知道为什么亲朋都让自己一定来宁向星和穆原的单位了。

    看看这吃饭的模式,竟然叫自助餐!

    三个火堆烤着羊,两列长桌上,冷盘就算了,热菜有保温的小炉子,共用的夹子勺子,一人领一个盘子就可以开吃。

    不管食材的价值如何,只要减少了,就会有后厨的人来续上。

    主食有两木桶的米饭、一笼馒头、一笼包子、一笼蒸饺、凉面。

    配菜有回锅肉、木须肉、红烧排骨、肉末蒸蛋、咸水鸭卤肉卤蛋,和凉拌猪杂、花生米、几样已经降温的炸物……

    汤直接就是大锅羊杂汤、酸辣汤、清淡的紫菜鸡蛋汤。

    此外还有甜食,饼干、花生糖,甚至还有个老头来爆米花。

    吃住都已经打满分,杂志社出门竟然还有一辆车!

    属于四人专用的车!

    虽说是穆原同志组装的,但是宁向星给涂了色,描绘了杂志社的名字上去就让这辆车跟新的也没差别了。

    确认几个招聘来的员工不是什么坏心眼的人后,宁向星就意思意思让大家明白了这个文谈杂志社的核心,就是明褒暗贬,在不做绝的情况下随心所欲,而且不反对大家用浮夸的手法来引起别人阅读的兴趣。

    只要不偏离事实。

    记者、撰稿人、批判家,就是大家可以随便切换和融合的身份。

    在农场这边秋收的时候,几人去了一趟农场,除了宁向星,岳鑫几人各找关注点,分别用杂志社的前缀投稿,三人稿子都有报纸看上,一经发布一下就将农场的名气和良种种植非常成功的事情扩散开来。

    宁向星第一次“出手”,就让杂志社闻名新省,农场那边思考了一阵,让张顺做代表,送来几百斤新粮感谢杂志社的成员。

    宁向星直接给大家平分了,岳鑫等人都寄回家,让家里人一起享受了这份‘荣誉’的甜头。

    关照林倒是看不上几十斤粮食,但是他爹娘很高兴,比知道他一个月工资六七十还高兴。

    关照林叹了一口气,这钱看起来多,但是他干的活也莫名其妙越来越多,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串联起来。

    毕竟初次和关照林通气后的日子,宁向星总是把关照林往穆原这边丢。


    第316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