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1/2)

作品:《臣好看,但想换个老板

    这是一场发生在多年前的君臣较量。

    可好巧不巧,那段时间,朝中接连揪出了几桩细玉尚书门生的案子,因此这丞相之事便被搁置,事后复盘,细玉一派对于幕后之人,也并不是全然无觉。

    那一次,他忍了。

    这一次,他再忍下去……他怕是要忍到入土都没机会了。

    李元阙如日中天,势头正旺,皇帝搞不定李元阙,却已经迫不及待对细玉氏动手了?

    细玉尚书这一次与皇帝的交锋,朝上诸臣都看在眼里。

    太子已经长大了,这次博弈的结果,将影响太子的位子是否稳定,也将影响众世家扶持的储君是否变更,甚至……是否改变原本的派系立场。

    所以,细玉尚书不能再忍。

    再忍下去,他只会看着自己身边的一个个人被皇帝拉下去,那么最后就是他自己,再然后是细玉皇后,是废黜太子。

    这一次,细玉尚书从皇帝那里学来的“提前告状”,这招数虽小人但好用,隔了数年,细玉尚书终于以相同的方式还于彼身,满意的看皇帝吃瘪。

    至于这些空出来的官员位置,在双方的较量之下,有些推上了中立派的人选,有些如愿举荐了细玉氏的人,到了最后,任命是不是细玉一派的人都不重要了,反正日后可以想办法拉拢,但就绝对不能是皇帝的人!

    而细玉尚书在府上召开心腹密议,便是为了分析、预测近期的朝中局势,问到皇帝的心思时,细玉尚书还会主动询问光渡的看法。

    光渡是冷眼旁观着朝局变化的。

    这半个月,皇帝与细玉尚书式的关系急剧转而下。

    皇帝失去了虚陇,失去了手眼通天的本事,在这两年,于民间、军中、望族间接连失去人心,此为君主大忌。

    而细玉尚书年迈,整个派系系于他一人之身,若是细玉尚书倒下,细玉派再无其他领军人服众,那么剩下的人各自为派,终是一团散沙,不足为惧。

    双方各有致命的弱点。

    只是比起皇帝,细玉尚书年岁太大,更熬不起。

    这也是细玉尚书迫切需要光渡加入的原因。

    他需要指定一个继承人,哪怕不是血脉子孙,但要有足够的本事和名望,能凝聚着这些世家,扶持太子一路走下去。

    更何况,光渡是他亲生的骨血,长得和他当年的爱妾一模一样,出生时间全部都对得上,他心中也愿意扶植光渡,继承细玉氏荣耀。

    细玉尚书三朝老臣,自然看得出,光渡是真的有本事,而当今乱世,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在这朝局中活下去。

    今日,细玉尚书将这些派系内的朝廷重臣叫来,便是对光渡展现的诚意,是彼此之间的交底。

    光渡听完这场,得知了一些关键信息,那他自然也愿意投桃报李。

    朝局逐渐升温,如今火候合适了,光渡也可以送给细玉尚书一个大惊喜。

    “细玉尚书。”派系散会前,光渡叫住了主事者,“这段时间,请细玉大人多多留意身边的饮食、饮水、和伺候的人,外出时,也要比以往布置更多侍卫,以防意外。”

    在场的人都一愣,脑中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皇帝现在的手段都这么不加遮掩了吗?

    但想想不久前,在宫中莫名其妙死去的同僚……

    也不是那么确定了起来。

    细玉尚书的眼神一凝,冒出精光,“光渡大人,你得到了什么消息?”

    “只是这些年,凭借我对陛下的了解,因此有此一言。”

    光渡吐露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毕竟细玉尚书的独子,几年前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在这种节骨眼上,细玉尚书如果再出了事,细玉一派自然有了被皇帝分化、消融的最好时机。”

    细玉尚书的儿子壮年病逝,一直是他切肤之痛,也更是细玉尚书一派的损失,此时在场众人听到光渡的话语,齐齐愣住。

    所有的目光都望向光渡。

    为了在皇帝暗卫的监视下行动,光渡今日出门只穿了一身百姓的粗布衣,端坐其位的模样,却透露出常人所不能拥有的气度。

    虽然他过于年轻,又与皇帝传出那种名声,但这一刻,没人敢不将他看在眼里。

    光渡云淡风轻道:“皇帝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大范围对诸位大人下手,一是因为制衡李元阙,二是因为虚陇已死,他少了一把暗处的刀。毕竟虚陇活着的时候,最擅长用毒,在他手下不明不白死去的人,有很多。”

  


    第18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