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1/2)
作品:《我在古代装神仙的日子+番外》
题,还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
慈幼院就先不说了,那是收容孤儿和孤寡老人的,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很好,能不能吃饱肚子都还另说。
所以楚秋泽又提议搞了个养老保险,以及鼓励商户做慈善。
养老保险,现代人都懂的,但古代人却有些迷糊,推广起来还比较麻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
但鼓励商户做慈善,完善慈幼院的生活,却是能立马就能实现的。
当然了,商户也不是傻的,说捐钱就捐钱,这慈善自然也是有利可图的。
太子下了谕旨,日后皇家做生意,会优先选择与慈善商户合作。
有了这道谕旨,那些商户是争先恐后的要捐钱。
就拿近期的事情来说,要卖粉条给西域,量这么大,而且土地也比较分散,不可能集中制作,所以全国各处都需要创建粉条厂。
除了卖给西域,大瀚百姓也是要吃的。
国家不可能吃得下这么大的开销经营,自然要找商户合作的。
还有之前全国修路需要的水泥,一直都是由皇商任家在做,现在也需要找商户合作。
那些商户既然能做生意,脑子自然也是不差的。
捐钱,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收益,到时候还能赚个慈善商户的名声,何乐而不为?
这事情,是由楚秋泽提议的,但是由小太子去办的。
办得相当漂亮。
他们又一路向南。
南方的发展确实要比北方好一些,百姓们的生活,确实要富足许多,但南方每年也都有不少的地方遭受水患,而北方还有不少的地方,吃水都困难。
这便是提到水利工程了。
南水北调,兴修水利,这也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
但有了方向就好。
小太子也在这场深入基础中学习到了很多,立志未来要让所有的百姓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人人都能吃饱饭,顿顿都能吃得上肉。
任重而道远!
他们这一趟微服私访,足足走了半年之久。
等到皇城发来急信,说西域使臣等得快不耐烦了,他们这才启程回京。
西域使臣之前带着物资和聘礼回了西域,东西多,自然就走得慢;到了西域之后,大瀚的使臣跟西域王又是一阵拉扯,耽搁了不少时间;在之后,拉着西域的物资,还有公主的嫁妆回大瀚,路上又花了不少时间。
所以这一去一回,也将近半年了。
而西域使臣到了大瀚皇城才知道,跟他们联姻的小太子,居然把公主一个人留在皇城,自己去微服私访去了。
着实气得不清,当初不都说好了,要把公主留在皇城更小太子培养感情的吗?
老皇帝看着一堆政务,再加上婚期确实快到了,这才差人快马加鞭让人把小太子给叫了回来。
楚秋泽和蓝桉带着小太子回到皇城的时候,西域使臣已经等了一个月了。
但他们现在也不敢发作。
蓝桉和楚秋泽走之前就留了后手,让路子野负责,若是西域使臣再来的时候有异动的话,就把之前留在王府的舞姬给他送过去。
外人看来,这是给西域使臣送美人,但只有西域使臣知道,这是震慑。
表明他们早已知道细作的事情。
细作这种事情,一个不小心,万一没处理好,那就是挑起两国战争的大事情了。
小太子这半年,见识了大好河山,先前对那西域公主的爱慕,也变成了国家大义。
他深知,身处高位,若是情感太过于外露,不会是一件好事情。
但和亲既已促成,他也不会做个渣男,该给人家西域公主的,还是会给的。
西域公主是太子侧妃,侧妃不是正妻,入门时不能走正门。
但两国现在通商,多给西域一点面子,还是可以的。
因此小太子和西域公主成婚那天,西域公主是走的正门,一切规格礼仪,也都是按照正妃来办的。
朝臣们没什么意见,这是太子的一个妃子罢了,未来总归是不可能做皇后的,那现在高礼遇,受宠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婚事办完了,西域使臣也就该回去了,粉条,理所应当的要带回去的。
早在谈好这通商之后,大瀚就开始做准备了,两三个月前,土豆收获,然后就马不停蹄的进入了生产。
大批的粮食,要卖给他国,百姓们
第15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