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1/2)
作品:《沙山早月[公路文]+番外》
一个镜头动辄等上好几天的视频,这条视频并不具备非常高度的美感,更加硬核。登山前准备,大家互相加油打气,登山时成片成片的白毛风。能见度极差,风最猛烈的时候,人们几乎看不见自己安全绳前面绑的人,那橙黄色绳子好像伸向了一团混沌。
这条视频就是两位摄影师在那样状况下完成的。
很快,再几分钟,就要到梁愿醒和段青深都最喜欢的部分。这时候姜妤从烤肉炉那边走过来,格外诧异地看向他,问:“你转性,以前烤肉,你都是在炉子旁边候着!”
梁愿醒抬头:“肉熟了吗?”
“不知道哇,段青深在烤,你去问问他。”
梁愿醒将平板放下,从躺椅下来,朝烤炉那儿走。夜里海边挺冷的,他们围了个棚子,还有两个烤炉,温度还可以。
“深哥”梁愿醒从后面抱他腰,下巴搁在他颈窝上,“能吃吗?”
“没熟呢,快了。”段青深两只手都忙着,翻着肉,调整火候,垂眼看看自己前腰环过来的手,说,“你把手放我衣服里面,别让油溅着。”
“好。”梁愿醒伸进去。经年在户外高强度体能运动,段青深的身材一直很好,腹肌胸肌手感上乘。
段青深对他这种行为早已不意外,问他:“视频看完了吗?”
“没呢,来问问你烤的肉,也摸摸你的肉。”梁愿醒弯着眉眼笑着,意味深长地又问了一遍,“能吃吗?”
“现在不能。”段青深无情地说,并补充,“都不能。”
沙滩那边,他躺椅上的平板还在放着视频。他们最喜欢的那个镜头来了,如果有人戴上耳机,会听见那群狼环伺般的风声之中,似有若无的背影音乐,是舒伯特《第三即兴曲》。
视频画面中,由段青深手持拍摄,那时候科考队员已经完成采样,杂志社编辑也做完记录,他们已经从火山顶返程。
梁愿醒面对镜头,他戴着护目镜,脸上防风面罩,几缕碎发从帽檐飘出来,在风里飞舞着。
他要非常高声地说话,才能清晰地被设备收录:“我们刚刚完成了桑德斯岛火山登顶,无人机看见了火山口底端熔岩湖,这一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在那样状况下,梁愿醒有些词穷。尽管脸上的装备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神和表情,但他立于山巅风雪之中,说:“但是不要害怕,我们永远要心存信念!五年前我对这样的地方连想都不敢想,即便说出来,也是开着玩笑在说。但是……一定要有信念!它不是多么强烈信仰,而是强大自己内心,它会保护我们,在浮躁社会和高压生活里,焦头烂额的时候,被工作灼烧的时候,要有一个坚毅目标,因为——”
隔着登山手套,他将段青深越握越紧,疾风呼啸,他继续说:“因为,心有所念,便如悬河注火,奚有不灭!”
视频结束,进入字幕。
介绍科考队成员,杂志成员,船长水手,登山专家,最后是风光摄影师,以及一句话: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成为自由自在风。
时至暮春,车开在刚下过雨,雾蒙蒙的山路上。
人常道“车技不过关,不走云贵川”着实有理,进山那段,好几个转弯后狭窄的路没有护栏,拐过来难免心下一惊。
梁愿醒叹道:“风光摄影师原来是这么全能职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修图剪视频,还要跋山涉水翻山越岭。”
段青深扶着方向盘,笑了下:“你这夸的,快没边。”
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结束,抵达正安县。这里是大娄山脉东麓,黔北地界,空气湿润,山林秀美。
下车后第一感觉是很好闻的味道,梁愿醒微微抬头嗅了嗅,发现段青深又在看自己,换了个眼神:“走哪儿闻哪儿,小狗似的,对吧?”
段青深揉揉他头发。
迄今为止,这个县城几乎占据了全球吉他产量七成。
前些年段青深说想要录梁愿醒弹唱视频,这也是梁愿醒想要到这里的原因之一。第一天在县城随便逛了逛,拍些美食和建筑,拍广场上几百米巨大吉他雕像。
第二天梁愿醒找了个店买了把新吉他,店老板很有意思,见他们是外地人,开玩笑地说:“我们这里的小孩,幼儿园就要开始学吉他!”
梁愿醒点头说:“对,我们那儿小孩也是幼儿园开始三年模拟。”
买到新琴后,在县城周边找了个光影不错的地方开始录,段青深支起三脚架,梁愿醒找了块合适的石头坐上去。
“
第10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