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节(1/2)

作品:《一不小心当上首辅了

    问题。

    以前户部的银子基本就是靠每年交上来的税收还有盐铁这些, 上一任的皇帝有些败家, 明德帝继位的前期有时候还需要拿自己的私账去填窟窿。

    好在?后面?有了橡胶自行?车这几?个可以盈利的工厂,国库这些年确实丰盈了许多,但整个国家用钱的地方也不少,铁轨、柏油路的铺设,还有各地一些桥梁的建造,每年汛期发水时的抢险救灾,远航号的航行?外出,军队等等都需要银钱, 户部的温大人在?早朝上和各位大人斗嘴已经快成?早朝必备环节了。

    所以关于教育这件事?还是的慢慢来, 他打算写份关于数理方面?内容的书籍, 给孩子们做个启蒙,他还是希望能将现代的一些知识传授下?去。

    花与朝现在?也算是迈入到半工业时代,一个新?的历史进程不可能光靠他一人, 他也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大的能耐,从蒸汽船到火车,每一项都是大家一块谈论计算试错了无数次才得出来的东西, 真要说的话大家都是在?摸索着前进。

    他不是天才什?么都会, 即便是脑袋里有那么多资料也是一样, 毕业那么多年很多知识早就已经还回去, 他在?教人之前自己也得学?一遍, 有些他自己都整不明白的他也不敢教, 怕误人子弟。

    所以关于理科方面?的启蒙他认为是必要的,现在?朝廷内部已经有不少官员在?他的授课之下?有所启发和进步, 后来之人也得跟上才行?。

    而且相比起他们这些“前辈,”少年人更加容易接收和探索新?事?物?和新?知识,有了第一步才会迈出第二?步,这么多人里总会出现几?个这方面?的天才,再由这些人接着前人的脚步往前走,带领着后面?的人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他准备写封关于这方面?的折子上去,但在?这儿?之前他准备先找顾清他们一块商讨看看。

    编书的工程不算小?,他自己一个人肯定不行?,而且一个人的话内容容易受限带有主观性,多人参与才是最佳选择。

    下?衙后找几?人说了这件事?,顾清最近要忙着科举的事?没有时间,萧麟和陆丰年倒是还算空闲,可以参与。

    前段时间顾清从翰林院被调职到礼部,成?为礼部郎中,原先的礼部尚书年纪到了,年前就跟陛下?递了告老还乡的帖子,明德帝压了一段时间,在?年后同意了他的请求,给了些赏赐放他归乡了。

    礼部尚书归乡后这个位置就由原来的左侍郎孟怀澈担任,孟怀澈前些年一直带领着远航号去探索着外面?的世界,和不少国家之间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和贸易往来,同时也带回来了很多本国没有的物?种,大大丰富了本国的生物?资源,功劳不小?,更可况之前他在?担任侍郎的时候能力突出,每件事?都办得很漂亮,无论从哪方面?论也该是他继任尚书一职。

    孟怀澈升上去后左侍郎的位置也就空了出来,提拔了原来仪制清史司的郎中为左侍郎,右侍郎为守旧一派跟孟怀澈他们不是很对付,顾清便是在?这个时候被调往礼部,担任仪制清史郎中,马上就到乡试的时间,正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宋予归看着顾清略显疲惫的面?色问道:“你最近怎么样,孙渊又找你麻烦了?他还闲自己吃的亏不够多啊?”

    这孙渊便是右侍郎,他原本就跟孟怀澈不是很对付,觉得他能到这个位置是依仗着他是孟家人身份的缘故,自己这个位置熬了十多年才到,人家倒好,一进礼部就是郎中,没个两三年就已经跟他平级了。

    自打他来了以后很多重要事?件都是交给他去做,自己跟他同级反倒像是他的下?属一样,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

    后面?孟怀澈升任后提拔了自己手底下?的人去了侍郎的位置,他便想着把自己人安排到那个空缺去,结果这个时候突然又从翰林院调了一个人过来顶替空缺,计划被打乱他能不火么。

    礼部这几?个史司里本来就没多少他的人,这个顾清谁不知道他跟工的那个炫夫狂魔是好友,宋予归又深受太子殿下?赏识,孟怀澈跟太子还是表兄弟,那这个顾清不也就是跟孟怀澈一边,这跟架空他有什?么区别。

    孟怀澈是他上司他自然不敢怎样,最多背后蛐蛐几?句,新?上任的左侍郎也不简单,之前就在?手里吃过几?次闷亏,这个顾清以前听过其他人对他的评价,都说他性子温和,文质彬彬的一个人,想来应该不会很难对付,于是乎这个怒火就转移到顾清身上。

    顾清喝了口茶慢慢说道:“没有,尚书最近给他交了个新?任


    第308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