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节(1/2)

作品:《[历史]皇的意志觉醒了

    道是跟着那些没有架子的学者们走的时候,心里的不情愿减少了几分。

    而很多遵循旧制满肚子之乎者也的儒家人也被嬴政顺手塞进了迁移的队伍里面,他听着这些人的话就心烦。

    不死心的贵族们试图想要借这次的机会来动摇嬴政在百姓们心中的民望,没想到[朔庭]抢先出手。

    作为后世的他们可太清楚百越有多好了,这边的土壤肥沃,鱼鲜富裕,南方沿海一带的发展将会惊掉所有人的下巴。

    他手里的报纸在嬴政下令前就已经开始科普百越的土地该如何种植,百越的天气又是怎样,百越的民俗风情。

    等嬴政下令之后,报纸内容又改为了国家发展必经之路和发展前景,将嬴政的旨令解读得明明白白。

    只要是识字想考取功民的百姓们都会购买一份报纸和周围人一起阅读,毕竟这两年的科举考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而它们能够获取的渠道和指导都源于[朔庭]举办的报纸。

    也不是没人试图开过学馆,但是这样势必会有一部分人被淘汰出局,变成向后朝那样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个学子,嬴政自问现在还没有发展到那样的境地。

    现在秦国最不缺的就是官位,最缺的是人才,只要有人想学、好学、多思、为民,自然不必要求奏折写得多好文采多斐然。

    而[朔庭]的报纸里则说到了百越无人可用,到了自然是要筛选一部分人做官,激发引起了秦民的心思,煽动百姓心思的贵族们再次老实了下来。

    等去了百越之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的秦人们扛起手中的锄头就开始开垦土地,而原本荒废着或者只种一些简单栗黍,收成极为低下的土地在秦人的手里变得服服帖帖,庄稼水稻齐齐整整,看上去绿油油的一片。

    原本在嬴政那里喜欢讲大道理的儒生们来到百越之后反而是最辛苦的,他们对这些百越人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做到了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

    而在双方有意的接触和玩家们的促合之下,教育的驯化初见效果。

    希望迁移百越失败但得知百越发展态势极好的心思深沉者在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之下也不免气急攻心生了一场大病。

    嬴政得知笑得虎牙都难得地露了出来,这群老家伙心胸怎么这么不开阔,他还以为这两年他们家族陆续有人参加科举任朝为官让他们有几分准备了。

    也就是这年,在边关监督的成蟜终于回到了咸阳,他比三年前高了不少,也壮了很多,皮肤不再白皙而是变成了小麦色,唯一不变的就是他那双亮晶晶的双眸,依旧清澈。

    看到嬴政的那一瞬间,成蟜立马冲过去站在嬴政面前,得意地挺起宽壮的胸膛,“哥,我的变化是不是很大?”

    嬴政默默点了点头,何止很大,简直像是换了个人,他那个白白嫩嫩的小猪弟弟怎么变成了一头小牛?

    他的一双眼睛扫描过成蟜的全身,看他健健康康后才放心上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回来就好。”

    成蟜嘿嘿一笑,单手捞起扶苏在他脸上蹭了蹭,“扶苏想不想叔父啊?”

    “想的,”扶苏认真回答,已经长大了点的扶苏已经初见温润公子的模样,除了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犟得像牛一样。

    就像之前嬴政下秦民迁移百越的旨令被扶苏得知之后,小孩先是愣了愣,然后两条小短腿倒腾得极快。

    他跑到嬴政的面前,板着一张脸说:“父皇,儿臣恳请父皇收回旨意,百姓本就多艰,迁移路上会有很多人为此而丧命,更何况强制让他们离开生养他们的土地,只会让百姓对父皇的不满增多,以上种种皆是弊端,不利于秦国发展。”

    嬴政把手里的请愿折递给扶苏,扶苏看到上面那么多人的签名,依旧持有反对意见,从百姓、土地、损耗和名声各个方面分析,最后铿锵有力地总结,“为了秦国,还请父皇三思。”

    嬴政嗯了一声说:“已经出发了,路上配了医师和扁鹊,迁移的秦人去了之后额外开恩举办科举录取官员,百姓们也给了部分补贴,两年内不征收百越的税,扶苏,你要知道不是攻占了城池就算胜利,百越的百姓也是朕的百姓,秦人是朕的子民,但秦军驻扎的地方皆为秦民。”

    “你是朕的儿子,你的目光不应该放在咸阳,要往远看。”

    扶苏赧然,刚刚还顶人的小羊一下子变成温顺的兔子,羞得脸颊发红,“阿父教训得是。”

    他在得知阿父那道旨令的时候整个人都陷入了极大的惊讶之中,当初付出了什么代价他已经不记得了,但


    第22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