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节(1/2)
作品:《草原生存记[穿越]》
阳, 后又围困华州。结果两条战线进展皆不如意。
当贺兰定领军和侯景回合之时,萧宝夤的大军更是陷入了穷途末路。
“郎主,您晚来两天就好啦!”侯景嘟囔着。原来, 就在几日前, 侯景大败萧宝夤手下两员大将郭子恢和张始荣, 就准备乘胜追击生擒萧宝夤。
“行。我不管。”贺兰定笑笑,“你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打,功劳算你的。”贺兰定可不会抢手下功劳。
“那成!”侯景很自信,“我已经策反了萧宝夤的手下侯终德, 就准备和他里应外合呢。”
“你怎么策反他的?”贺兰定好奇,他还以为侯景打仗全是正面硬刚呢。
侯景道, “我两都姓侯, 本是一家人么!”
三日后,侯景发兵长安,在本家侯终德德策应下,大破长安。然而,却没能抓住贼首萧宝夤。
萧宝夤自知不敌, 望风而逃, 与妻子南阳公主率一队骑兵渡渭桥, 投奔了关陇地区的另一个叛军势力:万俟丑奴。还被封为了太傅。
“他也不嫌埋汰!”侯景大为恼火——前脚在郎主面前拍胸口保证, 后脚就掉了链子。
侯景将自己的失误归罪于萧宝夤不讲究,什么人都投奔。
万俟丑奴是今年夏天刚刚称帝的,皇位还没做热乎呢,就收了另一个皇帝当自己的太傅。只能说,乱世之中,创业门坎非常低。反正侯景看不上。
“着急什么。”贺兰定安慰道,“一个是打,两个也是打,不如将这两个人一道给平了。”
“没错!”侯景豪情万丈。
见侯景还算靠得住,贺兰定便将关陇地区留给他去解决,自己则东进去保淮北地区。
去岁春日,南梁猛将陈庆之以寿阳为跳板,与魏军对峙涡水。两军交战数十次,从春日一直打到冬天。魏军方面筑13城垒以抗梁军,结果根本没有用。
陈庆之攻下四座堡垒,驱逐战俘于阵前,以魏军攻魏军,最终魏军大败,死去士兵的尸体几乎将涡水填塞至断流。
陈庆之一战封神,带领其手下白袍军在大魏所向披靡,淮北告危。而当时贺兰定在北方讨伐葛荣,根本顾不上南边的事情。
今年春日,河阴之变,洛阳城中无数元氏宗亲葬身黄河鱼腹。而在地方上的元氏宗亲不少都举家逃难去了——投奔南梁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在前。
郢州刺史元显达是第一个投降的,南梁接纳了这位元氏宗亲的同时也接下了郢州。有了第一个带头的,紧接着又有不少举城投梁,而这些城郡多在两国交界处,北青州便是其中之一。
郢州丢了也就罢了,毕竟挺南的一块地界,乃是后世湖北武汉那一片。可是北青州就在徐州隔壁,不仅会对徐州造成武装威胁,更会影响敕勒川—安州—营州——徐州的这条商路。
贺兰定大军回防,务必守住淮北地区的稳定。
此时,贺兰定的手下大将离散在大魏版图的各个角落:侯景在关陇一带、斛律金护卫洛阳、可单鹰留守徐州、阿史那虎头经营北边的安州营州、宇文兄弟驻兵恒州肆州防备尔朱荣、贺拔岳守相州冀州一带。
分来分去,贺兰定回防淮北的时候只带了于谨、郦孝友做参军。
“白袍军不好打。”准确说是白袍军的首领陈庆之很难打。
陈庆之出身寒门,自幼跟随南梁皇帝萧衍为其书童。据说其因棋术而备受萧衍亲近,虽然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亦不善骑射,但却极善领军作战,富于胆识,善于谋略。
于谨道,“分析其统帅的几场战役,只能说这个人既有世家之学识,又不像一般世家子被世俗之见所累,表面风流俊逸,内里阴险至极。”所以这样的人能赢。
“不好打,也要打啊。”贺兰定叹息一声,忍不住捏捏鼻梁。说实在的,领兵在外其实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可却像是过了一辈子那么久。就这两三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让人生倦。
“把他们打回淮河以南,咱们就能歇一歇了。”说完,贺兰定吧咂一下嘴巴,觉得有些不对味——自己这怎么像是在立flag似的。
“嗯,我撤回一条消息,你们就当是没听到哈。”
于谨和郦孝友面面相觑,知道大都督又在说旁人听不懂的话了,两人只当是耳旁风吹过。
贺兰大军抵达淮北地区时,陈庆之已经攻下了涡阳和宿州之间的銍城,一路向北挺进又拿下毫州,剑指梁国城。
第31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