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1/2)
作品:《病美人他总也摆不烂[穿书]+番外》
声撕心裂肺的喊叫:
“亭亭!快逃!去找你父皇!”
猩红的记忆将眼前的宫殿染上血色,看着殿前写着“华清宫”三字的匾额,风亭停下了脚步。
注意到身后的动静,姚昔年也跟着停下了脚步,他很快就猜到了对方情绪异样原因:
“可是又想起来那些事?”
青年静静地站着,没有答话。
穆禾野在一旁听得费解,不知道俩兄弟在打什么哑迷:
“什么事?”
姚昔年看了眼摸不清状况弟婿,心想好歹也算是自家人,告知一番并无不可,于是解释道:
“亭亭四岁那年,宸国碰上了罕见的大旱,偏偏都城阴雨连绵,民间传出了一则传言,说是因为宫内祸水,将雨泽都引进都城,才使得天下大旱。”
“而这祸水,指的便是贵妃。”
姚昔年顿了顿,继续说:
“母妃进宫后,父皇便再未纳过妃,民间渐渐地有玩笑话,都说贵妃娘娘是红颜祸水。”
“百姓将这场灾祸怪在了母妃头上,闯进宫中引起骚动,杀了贵妃。”
“亭亭当时还小,尚没有自己的宫殿,正同母妃一起住在华清宫中,亲眼看着她在自己面前咽气,若非暗卫以命相送,怕是也要命陨。”
穆禾野从这段话里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那则传言的针对性实在太强,难免让人多想,且皇宫守卫森严,寻常百姓怎能轻易闯入?
他拧眉追问道:
“当年的事,背后是否有人在暗中做手脚?”
姚昔年意外地看了眼穆禾野,惊讶于少年敏锐:
“的确是有人在暗处操纵,那则预言,是陈家在暗中散布,至于那些百姓,也是由陈皇后在暗中相助,放进宫中。”
穆禾野目露恍然,暗道果然如此。
他抬起眼,看向殿前匾额,又问:
“所以这里是母妃寝殿?”
姚昔年点点头:
“对,母妃死后,父皇没再回过自己寝殿,一直在华清宫休息。”
听到这,风亭更加不愿意进去了。
“我想直接去祭奠母妃。”
此次来宸国,本就是为了来祭奠母妃,没想到大哥竟然会带他来这,意图安排他与宸帝见面。
风亭拉着穆禾野,抬脚就要离开,却被身后的姚昔年喊住:
“亭亭,你还在怨父皇吗?”
风亭回身看来,皱起眉问:
“你为什么还能喊出这一声父皇?”
“母妃是因陈皇后而死,可他不仅留着陈皇后,还将风明华扶作太子,就这样害得母妃枉死。”
“大哥,你不怨了吗?”
幼时他不知事,尚且还能一口一口唤着父皇,如今骤然回首,便越想越替母妃不值。
当年宫乱之时,大哥虽也是个孩子,但在宫里长大,十岁便已知晓许多事理,自那时起便没再喊过一声父皇,也从未再踏足过皇宫。
如今为何又愿意喊了?
姚昔年叹了一口气,再次开口时,竟是在替宸帝解释:
“不动皇后是因为当时证据不足,且陈家势大,又有着从龙之功,并非轻易可以扳倒;将风明华扶作太子,是想借此稳住皇后,让她觉得你没有威胁。”
“若非如此,早在我带你离宫前,皇后便要暗下杀手,父皇做这些,只是希望能保住你我二人,尤其是你。”
他一个眼疾之人,对于风明华威胁并不大,反而是亭亭,一直被陈皇后视作眼中钉。
姚昔年默了默,又说:
“其实,对于母妃死,父皇并非无动于衷,这些年,他一直在暗中谋划着扳倒陈家,就连我太子之位,都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东宫易主第二天,风明华意外身故,陈家倒台,皇后自刎于凤栖宫,二十年前的真相也随之水落石出,百姓终于知道,当年那一场大旱,与贵妃毫无干系。”
风亭心想,本来就与母妃毫无干系。
宸国地貌以山谷丘陵为主,都城四面环山,自然多云雨,于大旱之中得甘霖,本该是以一件幸事,却被一则传言利用,成了杀害无辜宫妃利刃。
“亭亭,父皇这些年过得并不好,他很想你,进去看看他吧。”
穆禾野看向身侧青年,对方垂着眼,似在犹豫。
他反握住对方的手,轻弯眉眼,眸光熠熠:
第11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