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节(2/2)

作品:《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要符合正常流程,旁人拿不着话柄,这事就妥了。

    压岁钱的环节结束之后,时候已经不早了,一家人坐在屋里围着炭火守岁,大人们还好,一个比一个精神,说的都是喜事。小孩子可是熬不住的,张杏花看他们困的直点头,就让各自的大人待带着他们去睡觉了。

    离得近了就是好,出嫁的哥儿和闺女想来便来了,不过就是坐一个时辰的马车。宅子大了也好,等他们回来了也都有地方住,就是得挤一挤。

    大年初一要出门拜年,宋声一家是举家搬迁过来的,在这边没有什么亲戚,最亲的人都在这里,也就只剩几个京城这边的好友可以拜个年走动一下。倒是宋家,一大早就有人上门拜年。

    第352章

    身为朝中新贵,即便那些百年的世家大族依旧看不上宋声的出身,但仍旧有一些出身一般地位一般的官员上门巴结。

    虽然他们上门拜年基本上是见不着宋声的面的,但最起码人来了,拜年礼带到,刷一刷存在感,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导致大年初一一大清早,宋家就门庭若市,往来之人络绎不绝。郑昀带着宋乔他们在门口迎礼,这哪家官员送了哪些东西拜年,都得一一记录在册,日后都是要还礼还回去的。

    过了初一,从初二就开始走亲戚了了。宋家这下落得清闲,自家人基本上全都在这,也没什么亲戚可走的。难得有这么清闲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话的说话,打叶子牌的打叶子牌,各有各的玩法,日子过得十分畅快。

    年后十五刚过,朝廷开始正式上早朝,宋声又开始忙碌起来。

    家里的几个孩子也没闲着,宋承业和宋明翊他们都要参加童生试,今年的童生试在三月举行,距离考试也就剩两个月的时间了,他们都在跟着慈溪先生努力读书。

    二月中旬的时候,赵氏终于等来了多年不见的儿子,宋成带着苏袖回来了。

    宋成如今在军中已经是个五品的军官了,像他这种从底层熬起,一不靠人脉二不靠巴结奉承,如今做到五品官职,已经是寒门出生的典范了。

    这还要多亏他灵活的经商头脑,每次一到打仗的时候,收集粮草运输粮草的任务他都能圆满完成,还都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在军中任劳任怨,一次长假都没有请过,这么多年下来,熬到了五品的位置。

    苏袖如今已经从军营中退了下来,宋成之前写信给宋声,让他帮忙收个尾,不然以后苏袖的事情暴露于人前,总是不好的。

    京城中宋家的宅院赵氏之前就写信告知过宋成,他从济州赶来,归家心切,进了城门就开始奔着宋家的宅子过来,京城这么大,稍微问一问就知道宋府怎么走。

    到了宋府门口下了马车,宋成有些呆愣住


    第684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