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2/2)
作品:《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往前走了。
宿舍是七人间,上下铺,就是最常见的钢丝床配木板,地方很窄,林叙的行李看似多,可铺完被子放下暖壶面盆之后就不剩什么了,林文华看到别人带了箱子过来,不由嘀咕道:“早知道也给你俩买个箱子了。”
林叙觉得扛个棉花包过来就挺好,轻,也不占地方,现在的箱子看样式就特别笨重,得全程手提着,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买不起。
手提箱不是必需品,上学也用不着。
舅妈给林叙带的搪瓷缸没用上,学校给每个人发了新的,这个正好用来放牙膏牙刷。
林叙来报到的时候,宿舍已经来了三个新生了,都和他在同一个院系,年纪最大的已经30了,他说自己是赶上了最后一趟:“差点以为自己不能报名了,幸亏赶上了。”
林叙是苏省人,算是离海城比较近的了,他们宿舍还有一个苏省的,两个海城本地的,其他同学离海城就比较远了,最远的一个坐火车就坐了三天三夜,所以他来得虽晚,却是出发最早的一个。
整理完行李,也差不多到了吃饭的时候了,食堂凭票吃饭,不过票需要学生花钱买,按林叙的家庭条件,他可以申请每月13元左右的补助,他们这种无业的农村学生都可以申请,学校也有那种带薪读书的同学,他们就申请不了补助了。
“大学对你们真不错。”林文华说道,“我送完林培就回家了,叙叙和培培你俩都得好好读书,才不辜负这么好的环境。”
在村里的时候林文华就听说读大学有补助,到了学校,听到老师明确说林叙每月能领十几块后,他才真的相信了。
这会儿他和林叙林培一道坐在交大食堂里,食堂吃饭是个小圆桌,地方很窄,菜色种类远不如后世的大学食堂丰富,可饭有白米饭吃,有菜也有肉,还有免费的汤,比他们在家的伙食不知好多少倍,而且光靠学校发的补助就能吃得很好了。
“你俩也不用寄钱回家去,自己先把自己照顾好。”
林文华之所以特意嘱咐这么一句,是因为他听说有的学生家里条件不好,自己舍不得吃穿,把学校发的补助都寄回家。
“我们家你俩不用愁,够吃够喝的。”
家里就林叙林培两个孩子,两个人在家吃住家里都养得起,两人出来读书了,林文华和郭萍计划每个月给两人汇5块钱,按夫妻俩的工分绰绰有余,何况林正祥和王仁凤那边还会贴一些。
和读大学的付出相比,回报何止百倍千倍?
林叙的意思是,小舅其实不用再另外给他寄钱了,他替自己攒的学费,这一整年花下
第38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