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1/2)

作品:《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算是他们这些家住宁安市的人家,谁家小孩考上了宁安大学,那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差不多。”汪爱民笑道,“顾叙他考的是海城交通大学,专业也是好专业。”

    原本是袁秀萍和汪爱民在闲聊,听到海城交通大学的名号,郑平方也抬起头来:“这可不是一般的好学校啊。”

    “可惜这是人家地方上的成绩,不归咱们系统子弟的。”

    一听这话,袁秀萍也叹了口气:“我听说赵家姑娘也考上大学了?”

    “考上了,去省外读法律。”

    “老郑,你瞧瞧,这姓顾的一家都是什么眼光?”

    一听袁秀萍提起个“顾”字,汪爱民忽然想起来,寄给他的那封信,寄信人用的好像是“林叙”这个名字。

    他把自己的疑虑和袁秀萍说了。

    郑平方眉头皱了起来:“他自己改的?这姓怎么能随便改呢?”

    袁秀萍却不同意他的看法:“老郑,妇女也能顶半边天,跟爹姓跟妈姓都一样。有句老话说,宁要讨饭的娘,不要当官的爹,当爹的快把人逼死了,当娘的给口饭吃,这个时候该选谁?”

    郑平方倒是还有意见,不过袁秀萍的话确实更有道理,他也就不再辩驳了。

    “说起来,这事还得赖顾国前,他们知道顾叙考上大学这事不?”

    袁秀萍猜,林叙不可能告诉顾国前王书梅夫妻俩这个消息,她拉上汪爱民,两人一起去了顾国前家。

    这一路上,不管遇见谁,只要有人问她来做什么,她都认真回一句:“顾叙考上大学了,我去顾国前家通知一声。”

    铁路宿舍里,谁不知道王书梅因为破坏林叙考大学蹲了两天呢?

    这个热闹,他们必须去瞧瞧。

    袁秀萍出门的时候,就她和汪爱民两个人,等到了二号楼楼下,她身后已经浩浩荡荡跟了一队人。

    到了门口,是顾国前开的门,顾征和王书梅两人都在家,见袁秀萍过来,两人的笑容都有些僵硬。

    袁秀萍把林叙考上海城交大的事一说,顾国前诧异中带着惊喜:“真的吗?”

    “海城交大没那么好考吧?”这是顾征,他极力装作客观的模样,可上挑的语气还是暴露了他此刻的心情。

    “顾叙给我的信里写了,他没必要用这事骗我。”汪爱民解释道。

    信他随身带着,林叙的字迹并不潦草,一眼就能看到“海城交通大学”这几个字。

    “老顾,你以后就能享福了。”

    “还是老顾有福气,两个儿子一个读了大学,一个有正经工作。”

    “人家这不叫有福气,这叫会安排,哪个儿子该在哪个位置,人家老顾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虽然说的是好事,可听在顾国前耳朵里,这几句话着实有些刺耳。

    他刚要接过汪爱民那封信瞧一瞧,王书梅动作却比他还快,直接上手抢了信。

    “他说他考上海城交大,他就真考上了?”王书梅把信一把扯开,“这样的信,我能给你写十封,没有通知书,他说考上就考上了?”

    “顾叙复习的地方在哪儿?乡下。”王书梅掰着指头念,“咱们铁路上这么多人去考试,最后就一个考上的,他顾叙读高中的时候成绩也不算突出,又在乡下那种地方,还海城交大,别是只知道一个海城交大,自己现编的。”

    赵家姑娘考上大学这事已经让她很不高兴了,通知书下来那天,赵家一大家子到他们楼下敲锣打鼓,感谢顾征“不娶之恩”。

    王书梅气得想和那家人干架,不过她毕竟有前科,不敢轻举妄动。

    等人走了,她才嘀咕这赵家丫头考的不怎么样,只能去外省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念大学。

    结果现在又有人告诉她,林叙也考上大学了!

    大学是白菜,都长在和她不对付的地里了!

    可她居然在顾国前脸上看到了骄傲。

    王书梅清楚,顾国前这人好面子,这个春节,顾国前都不乐意和她说话,虽然顾征对她也一般般,但她不怪顾征,她只怪顾国前。

    他有什么可骄傲的?

    不就是觉得顾征不行了,又想沾上林叙吗?

    王书梅打心里不信林叙能考上大学。

    凭什么?就凭林叙那不爱坑声不会做人的性子,他能比顾征强?

    “这倒也是,看不到录取通知书,确实不能叫人信他考上了大学。”


    第3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