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1/2)

作品:《溺渊[竹马]

    家中,将它们分门别类地填满了空荡荡的家。

    穆心兰出差去了,家里没人。

    穆于简单地给自己做了个炒饭,吃完以后就撸起袖子搞卫生。

    天色更晚些时,穆于开始清洗柜子里放了一年的衣服。

    狭小的阳台上,洗衣机轰隆隆响着。

    小区很安静,他靠在震动的洗衣机往外看,只能瞧见树荫在夜色中挤成了一团团墨绿,间隙中透出点路灯的光斑。

    他们所住的楼道临近小区大门,门口紧邻小广场,转进单元楼途经狭小的走道。

    走道上偶尔会经过行人,但都形色匆匆,谁也不愿在这种天气中停留。

    穆于拉出小板凳坐了下来,膝盖抵住阳台阑干,右手拿着手机抵住下颌,眼皮低垂,像是盹着了。

    洗衣机从开始运作还未到十分钟,穆于的手机就响了。

    穆于接起电话,电话那头久久没人说话,他也不言语。

    他能听见电话那头隐隐的风声,还有打火机点燃的声音。

    漫长的拉锯后,是周颂臣认输的声音:“在家吗?”

    黑色的栏杆切割了楼下的景致,站在树荫旁边,被路灯照亮的人影似被画框圈住了。

    穆于试图看清那道影子,将脸贴到了冰冷的阑干上,结果撞到了额头,砰的一声响。

    然后他就见到那道影子动了动,在黑夜中旋了个身,似乎望到了楼上来。

    穆于挂断电话,穿上外套,从楼道一层层转了下去。

    他走得很快,周颂臣显然也不慢,于是他们半道上相遇了。

    周颂臣今日没有穿西装外套,而是一件黑色羽绒服,看着跟穆于身上那件白色的是同款,年龄也比平时瞧着更小了些。

    他右手拿围巾,左手夹烟,仰头望着穆于。

    穆于快步下楼,头发在脑袋上一翘一翘的,像对耳朵。刚在周颂臣面前站定,还未说话就被围巾兜头包住脸。

    周颂臣拉住他的手,将他从昏暗的楼道中拽了出来。

    穆于没有问去哪,周颂臣也没说。

    他们一同上了车,穆于按着脖子上的围巾,毛绒绒的:“你织的围巾?”

    周颂臣扶着方向盘,怪异地看他一眼:“可能吗?”

    穆于按着严密的针脚:“一般情况下,追求者都会亲自织围巾。”

    周颂臣打开了电台,用音乐中止这个可怕的话题。

    车内很暖,窗户覆上一层朦胧薄雾,穆于用掌心拭出一角,街灯车影汇聚成光的溪流,缓缓地淌过车身。

    “我们去哪?”穆于心情颇好地问。

    周颂臣说:“吃不吃小馄饨?”

    “吃!”穆于双眼亮亮地说。

    冬夜里的一碗小馄饨,一口下去五脏六腑都暖了。

    老婆婆做完他们最后一碗就收了摊,周颂臣带着穆于从自己参与规划的美食街缓缓走过。

    不少街边摊正在收档,拉铁栅门的声音很响,从街头灌到街尾,回音阵阵。

    他们没有立刻回到车上,哪怕天气很冷。

    北市老城区颇具年代感,不少老旧房屋未经过城改仍然维持年代特色。低矮楼房与不远处的高楼大厦对冲,像是时代的两面。

    他们并肩行走在寒冷的人行道上,已是深夜,街边的店铺都关了。

    “你怎么没去跨年?”穆于说话时口中呵出的雾气一团团的,似浮在空中的霜花,不多时就散了。

    没到节假日,周颂臣都会有许多约,因为朋友很多,所以总是很忙。

    穆于能认得周颂臣那辆重机车的声音,每当响起那熟悉的声音,他总会走到阳台去,就能瞧见周颂臣骑车离开的背影。

    春夏秋冬,日夜交替,他总是看着周颂臣的背影。

    “现在不是在跨年吗。”周颂臣理所当然地说。

    穆于反问道:“你不怕我已经出去了吗?”

    周颂臣似乎从未想过穆于会有约:“很多人约你?”

    穆于嗯了一声,把今日约自己的人说了一遍。

    这个行为有些幼稚,像是小孩在炫耀自己多少玩具,几次满分,他的脸红了。

    周颂臣显然不是一个能为穆于交际圈扩大而感到高兴的人:“李蛰约你了吗?”

    穆于特地没说李蛰的名字,不料周颂臣主动提起。他不愿在好日子里同他争吵,指了街边一个卖红薯的老伯说:“好香啊,我们买一个吧。”


    第12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