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节(1/2)

作品:《[历史]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番外

    其实大秦早就引进葡萄了,葡萄酒也酿过不少。然而大秦和西域的气候条件等有所差异,种出来的葡萄差别不小。

    酒水这玩意儿,很受原材料的影响。不同地方的同一种水果,酿出来的口味就有很大的区别。

    西域那边的葡萄酒确实比大秦的好喝,但韩信拿来对比的不是大秦葡萄酒,而是大秦的粮食酒。

    所谓秦酒,自然是老秦人自古以来的酿酒法子出的酒。而关中地区一般很少会酿果酒,都是用粮食酿的。

    粮食酿酒耗费甚大,若非如此,秦法里对售酒的限制也不会那么高,担心商人为了赚钱饿死庶民。

    这些年随着占城稻的推广,粮食没那么紧缺了。于是有些酒肆就推出了蒸馏过几道的高度酒,以前这样的烈酒数量稀少,也就王室能常常喝到。

    武将们有条件的话当然是选烈的喝,喝多了白酒再去喝红酒,总觉得不够劲。

    韩信是自小跟着太子长大的,吃穿用度就没受过委屈。旁的将军以前只有偶尔被赏赐烈酒的时候才能喝到高度酒,他却是从小喝到大。

    是以韩信的酒量被锻炼得极好,之前大家一起喝酒的时候,靠着这招灌醉了在场的所有人,要不也不能这么快打入内部。

    众人面前摆着两壶酒,喝一口西域的葡萄酒,再喝一口大秦的,最后得出结论确实西域的好喝一些。

    “但我还是选择秦酒。”

    说完纷纷牛嚼牡丹一样把剩下的酒一饮而尽,接着招呼店家上最烈的白酒来。

    李信便喝边说:

    “我夫人应该爱喝这个果子酿的酒,她平时在家还会采果子自己酿,我回头买一壶带回去给她常常。”

    说着还有点肉疼。

    这种从外头进口的东西也忒贵了,明明只是隔着个月氏送来的,价格却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李信有些懊恼起来,早知道这里卖得这么贵,他就应该趁着在月氏那会儿多买点原价的便宜酒,再想法子送回来。

    之前李信是戍守仙湖盐池的,韩信打月氏的时候他也跟过去领了一支队伍。也是因为这个关系,他才和韩信提前结下了友谊。

    店家过来送秦酒,听见将军抱怨价贵的话,不由得赔笑:

    “这西域葡萄酒产量有限,才卖得贵。商队去那边采购的时候听说因着月氏买走了大量葡萄酒进贡给陛下,当地自己都缺酒喝了。您就是在那儿买也得花一大笔钱,还得自己负担运输的费用,多不划算?”

    不懂行商的李信将军被这个话术说服了。

    想着月氏为了和谈送来的一坛坛酒,数量确实极多,可能真的没库存了。

    杨端和听完但笑不语。

    他和王贲交换了一个眼神。

    王贲低声说道:

    “月氏送的是他们窖藏的陈年好酒,哪里是刚从西域收购的?”

    杨端和点头:

    “月氏这次颇有诚意,送来的东西都是极好的。”

    刚刚才一统高原,还没来得及抖多久的威风就被秦国打了个丢盔弃甲。月氏脸上无光,还要烦恼以后如何才能压得住其他附庸他们的部落。

    为了得到秦国的支持,他们算是大出血了。能不能继续在高原上称霸,就看秦国肯不肯扶持他们。

    那头李信拉着韩信跟桓齮羌廆划拳拼起酒来,吵吵嚷嚷的,完全没听见这边二人的交谈声。

    两位年纪最大最稳重的将军慢悠悠地喝着酒,就看着他们闹腾,时不时聊一聊各个边塞的最新消息。

    聊着聊着,聊到西羌。

    杨端和问道:

    “西羌那边最近摩擦似乎多一些?”

    王贲抿了口酒:

    “之前不少部落跑去了西羌,和当地的羌人闹出许多争端。这两年渐渐消停下来了,各自划分了地盘,就开始琢磨着朝外捞好处。”

    原本的西羌部落就和大秦关系一般,没什么来往不说,偶尔还会打架。

    后来大秦越发强大,西羌再和秦国打仗就占不到便宜了。再加上因为这边地理条件的缘故两方本来打起来就不如青海那边方便,因而偃旗息鼓了一阵。

    之后,大秦的主要防备区域就放在了陇西,应战青海那头的诸戎。等诸戎也被打老实了,便开始心无旁骛地进军中原。

    灭六国时诸戎没来趁机捣乱,是靠着和大秦通商,双方拥有共同利益。

    如今不少诸戎部落去了西羌,通商的好处享受不到了,还得面临


    第46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