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节(1/2)
作品:《裙上臣[双女主]+番外》
归乡一趟自家中取了大量银钱后出门求学,自此江家父母与民女再无收到过他的消息。”
“直至三年多前,民女偶见邸报,方才得知他已然高中。”
“江家父母修书一封,寄到京都,带回的却是江月明千两银钱与苦苦哀求父母再不要联系于他。”
方玉秀说到这里时,才将眸子扬起,微偏了头直直看向站在身侧的江月明,将语调放慢了一字一句道:“信到时,民女恰好不在家,江家父母二人接了书信,当即气怒攻心,父亲一口气没上来,当即便去了。”
“母亲遭逢打击,绝望之下差点也随着江家父亲去了。”
“后虽救了回来,人却也垮了,民女散尽家财,也没能让母亲彻底好起来,缠绵病榻两年多,于年前二十九逝去。”
“临去之前,她留下血书来,让民女入京为他们夫妇,为民女自己讨个公道。”
“她还要民女问江大人一句,你生来时父亲为你取字上信下诚,你可还记得是何用意?”
“父亲曾与我说过不止一次,人活在世无信不立,无诚做不好人。”
“他不求你多有出息,只求你立身持正,心思清明,行事不忘信与诚。”
“你当时的师父为你取月明为表字,也是愿你能如月皎洁,心明若阳。”
“江信诚,你不配为人子,不配为人徒,不配为人夫,不配为民官,更不配为人!”
方玉秀话音落下时,自袖中将血书掏出展开,“此为母亲泣血所书写,将你除名江氏,断绝父子母子亲恩,作废你我亲事。”
“待你还了父母养育恩,我银钱供养之恩后,父母和我与你再无任何瓜葛!”
方玉秀铿锵之言迅速传遍了京都,让无数人敬佩她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对她此举的批判。
她一告成名,面对众人的眼光与评头论足,她很安静的待在她所住的客栈中,闭门未出。
任谁求见,她也不曾相见,即使其中有江月明如今的妻子。
江月明之事被报入宫中,等待御笔朱批的两日中,方玉秀所住客栈甚至是一左一右都很热闹。
郑文宸也找上了谢凤仪与萧长宁,直言了当的问她,“阿欢,不知你之前说我若有了心仪之人会为我保媒之事可还算数?”
“自是算数啊。”谢凤仪正在给萧长宁剥荔枝,闻言荔枝也不剥了,“你对哪家姑娘动心了?”
她的目光过于直勾勾,盯得郑文宸有点脸热,不太自在的轻咳了一声才开口,“方姑娘状告江月明之事,我也在场。”
“我慕方姑娘风骨,敬她品性。”
“回去又思考了一日一夜终确定,她便是我期待许久之人。”
“还请阿欢为兄周全,我想娶她为妻。”
谢凤仪又瞅了一会儿郑文宸才慢吞吞的道,“你眼光还真是好。”
在江月明高中,她回京后就暗中让人盯着方玉秀了。
前世她对方玉秀也是知道的。
在江家父母去世后,方玉秀入京之路坎坷万分,甚至险些沦落风尘。
她被江湖上豪侠所救,送她入京后,状纸刚递上去,京都还无人知晓此事时,客栈就起了火。
九死一生才逃出来,却也落得遍体鳞伤,江母血书也没了。
她婉拒了好心之人要将她送去看诊的提议,就那么拖着病伤之体,自皇宫外长街入口处跪下,三步一磕头直至宫门处。
然后敲响了立在宫门外的登闻鼓,说完诉求后直接以血溅宫墙。
她的以命相告,这才轰动了京都。
最终换来的是江月明罢官刺字流放三千里。
谢凤仪在知晓此事时,方玉秀已然撞死在宫门外。
她令人好生收敛了方玉秀的尸骨,命人将其送回了新城安葬,让这个爱憎分明,性情刚烈的姑娘魂归了故里。
今世自方玉秀准备入京起,她便令人暗中帮扶,让方玉秀顺利入京。
在她将状纸递到刑部之时,便让司空将这件事宣扬的整个京都都知晓了此事。
客栈她也令人暗中看的很严密,跑堂送饭的小二,都是她提前安排好的,旨在护好方玉秀,绝不让方玉秀再遇到任何的危险。
她想的是这一次,江月明会付出他应有代价,无辜的方玉秀也能安安生生的全身而退。
结果没想到郑文宸会对方玉秀起了心思。
两个在前世没有任何交集,都算是早夭之人,今世却会
第69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