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节(1/2)

作品:《七零年代文工团+番外

    。

    看见宋知时在,他的第一反应是心惊,随即就变得跟老妻一样心虚。

    宋知时也懒得与他们虚与委蛇,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当年你们领养这孩子的时候,是怎么跟我保证的,看来你们是不记得了。”

    “人我带走了,反正当时也没有办理合法的手续……你们好自为之吧。”

    见两人要离开,中年男人低声不忿道:“这不好吧,毕竟我们养了这孩子十五年,你就这样把他带走……”

    宋知时停下了脚步,侧身说:“怎么,还想问我要一笔抚养费不成?我记得当年我和顾淮把孩子交给你们,也给了你们一笔钱吧?”说完,他还装模作样地打量了一下整个客厅:“如今是想连本带利还给我吗?”

    提到那笔钱,夫妇俩顿时面色如土。

    但宋知时却不想这么简单放过他们了:“如果你们当真为了养育这个孩子付出了心血,我自然无话可说。难道你们的养育方式,就是让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不读书在外面卖海报?”

    宋知时常年上位者的气息,压迫得顾氏夫妇抬不起头,只能一人揽着一个孩子战战兢兢地站在角落。

    “如果你们还有事,那就跟我的律师去说吧。这位是我的助理,我的事情由他全权负责。”

    说完,宋知时拽着顾洛明,大步流星地走出了顾家。

    直到走到汽车前面,他才突然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太鲁莽了。

    一直偷偷打量宋知时的顾洛明,自然发现了他懊悔的神色,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开口问:“宋叔叔,你是我爸爸吗?”

    触及到顾洛明真挚的眼神,宋知时的心里有一瞬间的内疚:“不是。”

    顾洛明又问:“那你认识我爸爸妈妈吗?”

    宋知时斟酌了一番,还是选择了说实话:“我知道你妈妈的姓名,但是不知道她身在何方,如果你想找她,那就回去读书,好好长大,将来自然会有机会同她相认。”

    “好孩子,你想去读书吗?”

    “想!”顾洛明激动地中气十足道。

    宋知时旁的没有,就是钱多,资助一个孩子读书对他来说不是难事。而且当年,也是他跟顾淮把这孩子送到了那对夫妇手上,如今就略略做些弥补吧。

    离开的路上,宋知时问起顾洛明这些年的生活。

    顾洛明神情有些茫然:“小时候他们对我很好,后来有了弟弟妹妹,我就负担起了家里全部的家务,我们家养三个孩子有些困难,爸妈就让我辍学了,可是我找不到工作……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我是领养的。这样也好,总算是破解了我心里那么多年的疑惑。”

    宋知时知道,这么些年的怠慢怎么可能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他怜悯地摸了摸顾洛明头顶的发旋,对他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宋多带顾洛明离开以后,宋知时独自驾车前往扶岐,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是深夜。

    顾淮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怎么是你一个人开车来的?小多呢?这么久是不是路上出事了?”

    两人在一起近二十年了,顾淮的态度始终如一,宋知时对此十分受用:“没出事,一会儿跟你说。”

    顾淮接过宋知时的东西,另一只手习惯性地牵起了他:“走吧,带你去吃点东西。”

    宋知时也饿了,闻到不远处有一股香味,便带着顾淮来到了一处馄饨摊。

    等馄饨的功夫,宋知时便同店主攀谈了起来:“老人家,这么晚了还出来摆摊呢?”

    老人笑得一脸满足:“嘿嘿嘿,这不是要打工给孙子多攒点钱吗?”

    宋知时不解:“给孙子打工?”

    老人说:“是啊,这年头结婚都要三金啊,还要把老家的房子重新修整一下,最好是盖一栋新的,否则哪个姑娘肯嫁你哦,总不能像几十年前那样去结契吧。”

    宋知时一愣,旋即轻笑出声,半嗔怒地瞪了顾淮一眼。

    他没想到自己跟顾淮这阴错阳差的“婚姻”,如今也变成了时代的烙印。

    顾淮闻言,无奈又宠溺地看了他一眼。

    第二天,两人去拜访了一下雷庆国夫妇,便沿着乡村小道开车前往了刘家村。

    这几年太忙,他们一直没回来扫墓,但却也嘱托了当地村民帮忙照看这两个坟头。其中有一个并没有立碑,谁也不知道里面埋葬的是谁。

    宋知时把水果祭品一一摆放整齐,然后同顾淮一起,给两座墓鞠了躬。

    宋知时看着


    第31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