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节(2/2)

作品:《七零年代文工团+番外

磕磕巴巴地说不出话来:“也不能这么说,这,我婆姨她……”

    宋知音又说:“我们会照顾好大嫂和老三的。另外,我跟家先以后都会寄钱回来,爹同大哥就好好照顾孩子们还有苹果园。”

    凌保国看了一眼身后的一大家子,突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

    宋知时一回首都,便马不停蹄地进了伍崇明的新剧组。

    不久前,伍崇明为了顺应市场潮流,居然自己成立了一个电影公司,他本想邀请宋知时入股,但却被对方拒绝了。

    宋知时暂时无意于此,他现在要把钱好好攒攒,投入下一波风口。

    接下来的几个月,宋知时既要忙团里的事情,又要蹲剧组,还时不时能接到一些外国歌舞团的邀请,忙得不亦乐乎。

    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煤炭行业开始活跃。

    为了鼓励煤炭行业的发展,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发展乡镇小煤矿。

    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煤矿的八项措施》,提出要“积极发展地方国营煤矿和小煤矿”,倡导“大中小煤矿并举”的政策。

    政策一出台,不少嗅觉灵敏的商人,立马盯上了陕省、山省这样拥有丰富煤矿资源的乡镇。

    顾淮本就在煤矿干了几年,加上读了相关专业,对这一新兴行业很感兴趣。

    教书育人本就不是他的强项,留在首都一是为了还在读书的宋知时,二是为了调查间谍案。

    如今,间谍案已结,宋知时也毕业了,他也该想想自己今后的发展了。

    曾经入伍十年是家庭所迫的无奈之举,现在的他终于有了一次自我选择事业的机会。

    他必须郑重以待!

    可如果回商阳,岂不是代表两人又要分隔两地?

    他并不想同爱人不想分开。

    第204章 番外—创业(四)

    “回啊!我跟你一起走,马上就辞职去!”

    宋知时的态度磊落又直接,对顾淮来说倒是个意外之喜。

    “你、你当真要舍弃首都现在拥有的一切跟我回商阳?”

    “当然。”

    “我还以为你会反对呢,毕竟这一行风险太大,而且一旦回去……”

    “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况且我为什么要反对,你就这么不信任我?”宋知时感觉又好气又好笑。

    “你别忘了,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成立属于自己的歌舞团,陕省是我们的家乡,我想从那里重新开始。”

    良久,宋知时听见头顶传来一阵喟叹,紧接着自己就落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好,那我们就回去


    第306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