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节(1/1)

作品:《穿越之七零年代学霸

    。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兴趣,顾知朝时常会根据知识点讲一些笑话。

    原本大家以为这个高考辅导班会是个很苦逼的地方,但是却没承想,经常能够从里面听到欢声笑语。

    讲课的内容浅显易懂,连刘静这种初中生都能听懂,加上顾知朝又十分幽默,上课总体氛围非常轻松。

    这也是顾知朝有意为之。

    顾知朝不愿意大家将读书看作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除了教导知识,他同时也想要让大家明白知识的乐趣。

    这样的话,在进入大学之后,他们才会有动力进一步探索。

    来上课的学生很多,基本上村里准备参加高考的年轻人都来了,除了上河村本村的,隔壁村子,乃至县城的都有过来的。

    只是因为教室容量不大,顾知朝一个人也只能带一个班,最后这些人都被一中给带走了。

    一中同样有老师教导,还有宿舍可以居住。

    最终留下来的有83人,再加上几个老师,班级人数达到了90人。

    不到五十平的教室里面的课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学生们也都是一个紧挨着一个。

    不过学生们虽然多,但是顾知朝的工作任务并不重。

    他只负责讲课,管理班级学生,批改作业,解答学生难题这些有刘宏斌以及几位轮流来听课的老师从旁辅导。

    遇到刘宏斌还有老师解答不了的,他们会将问题整理集中起来找顾知朝。

    所以上课之余,顾知朝还是有很多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

    除了打印资料,顾知朝还抽空亲自狗蛋小花以及刘乐怡启蒙。

    除了讲故事,也教他们英语以及一些基础的数理化知识,算是给他们打下基础。

    毕竟,等到他们参加高考,高考又发生了变化,到时候可不止只考三门了。

    对了,也不能再叫狗蛋和小花了,他们上学后,都取了正式的学名。

    狗蛋叫顾阳,小花叫顾晴。

    名字都是他们父母取的,原本想要让顾知朝取名,不过顾知朝没答应,家里孩子名字都是父母取的,他这个叔叔没必要越俎代庖。

    刘静虽然跟着辅导班学习,但是晚上也会跟着听听顾知朝讲的故事。

    她人很聪明,虽然说是班级里年纪最小的,才12岁,但是成绩却是非常拔尖的,日常听课听一遍就懂了,课后作业也是很快就写完,还没什么错的。

    如果她真的能够坚持听完整个课程,搞不好明年真的可以去参加高考,并且考个不错的成绩。

    不过对于这一点,顾知朝并没有勉强,刘静想听就听,不想听,白天跟着几个小孩出去玩也都可以的。

    她年纪小,多玩几年也是可以的,没必要急着让她跟上成年人的脚步。

    除了偶尔去一趟县城看看外公,再给单文轩寄信,顾知朝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是留在乡下的。

    每日时间被填满,顾知朝过得十分充实,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时间转眼来到了78年二月份,补习班需要停下来了。

    原因很简单,顾知朝要去上学了,他所在的学校三月份开学,他必须要去学校报到了。

    不过,78年高考,得要等到7月份才会举行。

    之前是顾知朝弄错,他以为学校开学时间和高考时间是重叠的,其实中间相差了四个月。

    他给学校的学生们补习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基本的知识点他都讲过一遍了。

    这年头高考不像后世,考点就那么一些,尤其又只考三门,基本上只要将基础打牢固了,不说大学,中科大专还是稳上的。

    顾知朝要离开了,大家也表示理解,不过顾知朝虽然没继续讲课了,但是班级却没有解散。

    同学们依旧在教室里面学习,他们开始复习顾知朝的讲课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就请教同学,同学们没法解答的,就跑到一中去找老师。

    学习氛围依旧十分浓烈。

    甚至,他们还根据顾知朝的提议,组建了英语角,每天一群人都会在角落里面用英语交流。

    顾知朝和刘宏斌收拾好行囊,再次踏上了离家的火车。

    “知朝!”

    火车停靠,顾知朝走出车厢,看着等在站台的人,快步走去。


    第371节(1/1),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