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节(1/2)
作品:《太上敕令[1V1双箭头]+番外》
平安殡仪馆举行家祭仪式。
恳请亲朋好友前来吊唁。
长女:何田田
谨此讣告。
——《讣告》
吴端,很久以前我与你说过,我和她曾经渡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
父母早年做生意亏本,欠下一笔大钱。他们生前我们家就过得拮据,去世后追债人仍然天天上门讨债,我们姐弟听了父母“生意朋友”的“好心建议”,把他们留下的家产都傻乎乎拍卖了。虽然还清了当时的债务,可剩余的资产也被瓜分一空,我和她什么都没留下,最后只能靠勤工俭学和社会好心人士的资助,才能双双读完大学。
父母死去的第一个中元节,我和她坐了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到了F市郊外一座道观,祈求父母顺利转世超生。
道观叫什么名儿我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只记得那天云层厚重,天气闷热,仿佛随时会下倾盆暴雨。我们排了一条很长很长的队伍,只为了求道观道长替我们排忧解惑。
总算排到,我们俩急忙向道长说了父母的死。我们说当时丧事办得仓促,没能好好置办头七云云...
道长一听,当即下了结论,你们父母死无全尸,本就难以超度,你们送亡法事没做好,怕是要纠缠你们姐弟一生一世!
我们立即问,该怎么做才能超度?
道长说,只要把你们父母大名写在渡亡贴上,就能在今夜的道场被超度。——不过每写一个名字,就要捐三百五十元的善款。
那天我们回家的路上,果然大雨倾盆,而她骂了一路这些没良心的臭道士。
她在中途忽然拉着我下了车,从存款里痛下决心拿出二十元,带我久违地去吃炸鸡快餐。
她说,你千万别相信什么封建迷信,这世界上哪有鬼啊!
我信了,可却也一直没敢告诉她,哪怕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地成年,我依旧时常梦见父母突兀的死。
毕竟她已经很累了,毕竟有我这样只会带来不幸的弟弟。
她将田田带到世上的那一夜,我在手术室外来回踱步,随时准备在病危单上签字,也随时准备与姐夫家据理力争。却没人告诉我,只要我立刻避出医院,越远越好,她所遭受的磨难便能少上几分。
万幸,万幸,她顺利产下了田田,母子平安。
因为我,她这一生太累太苦。
但愿来世,她不再被前世因缘束缚,做一个自由的灵魂。
第214章 [小何手札·十五]还魂
近日,我国考古学界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在位于我国簌落山系的偏远村落余家村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距今一千多年的金朝百人活埋坑。
据考古队负责人介绍,这个活埋坑占地约▇▇平方米,坑内堆积着上百具人类遗骸。从骨骼形态上看,死者年龄不一,有男有女,还有儿童。从遗骸的排列方式和随身物品判断,死者很可能是在同一时间遭到集体活埋。因此考古学家推测,死者可能死于某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
通过碳十四测年法,考古学家已经确定遗骸死亡时间约为▇▇年前,根据我国古代社会纪年表可知,正值金朝统治初期。金朝(▇▇年-▇▇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的政权。金朝初年,政治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金朝百人活埋坑的重大发现,为我国考古学界、历史学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不仅揭示了陈末金初的一段黑暗的历史时期,也为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对活埋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对出土文物进行了妥善保存。其中发现的一支玉质邮筒引发了考古人员极大注意。据悉,这支邮筒为陈朝形制,内部密封状况完好,保存有一卷盖有金军军印及榆宁司马氏族印的密函。有关密函内容,考古部门将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揭开金朝历史的更多秘密。
让我们期待考古学家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揭开更多历史谜团,为我们展现一个更加完整的陈末金初历史。
——《考古新发现!陈朝百人活埋坑重见天日,揭开千年历史之谜》
吴端!看到新闻了吗?余家村活埋坑的考古工作基本结束,相关考古发现也终于对公众解禁了,现在外面铺天盖地都是报道!最重要的是,这个离奇的活埋坑引起了好多历史爱好者的兴趣,在网络上随便一搜,都是热度不小的讨论。关于死者身份,关于死者死因,还关于那个邮筒...
我已经看到不少帖
第32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