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2/2)

作品:《安慰剂效应

一个为精神病理学和社会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感谢你们对这个世界的诠释。当然,还要感谢学校给学生提供的知网阅读权限。(后半句是笑点,虽然很奇怪,但大家记得捧场笑一下)

    特别感谢我的好朋友星星和bby在我写文期间对我的指导和科普,谢谢你们让我涣散的思路有迹可循,让我矫情得我文笔有枝可依。

    自今年2月新建了一个名叫《安慰剂效应》的word文档后,我一直在思考“死亡”和“情感”这两件最基础不过的事情。很遗憾的是,直到全文完结,我对此也不甚明白。

    我笔力有限,做过最大的努力,就是去尽可能温和地去描述它、理解它,而不是去判断、去定义它。我期盼着有读者在看过这篇文之后,能够去认同、去讨论或者去否认这份描述——这种跨越了时空的对话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在我过往最迷茫最痛苦的那一段时间,我的好朋友们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明天见”。久而久之,我觉得“明天见”是这世界上最浪漫的三个字,它比“我爱你”蕴含的力量还要强大,所以我把这三个字送给了戴岚和宋意,希望他们的爱情有着永恒的浪漫。

    愿世间每一个受精神类疾病困扰的患者都能够在未来重新感知到快乐。

    愿我们日后依旧有缘分在文字里相遇。鞠躬——

    如果小说也有参考文献:

    [1]《疯癫与文明》米歇尔·福柯

    [2]《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

    [3]《自|杀论》埃米尔·迪尔凯姆

    [4]《回归故里》迪迪埃·埃里蓬

    [5]《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飙 吴琦

    [6]《大吉岭的盛名》萨拉·贝斯基

    [7]《灵魂猎人》拉内·韦尔斯莱夫

    [8]《福柯的生死爱欲》詹姆斯·米勒

    [9]《符号学》赵毅衡

    [10]《生育制度》费孝通

    [11]《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12]《鱼王》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13]《时光九篇》席慕蓉

    [14]《台北人》白先勇

    [15]《刀锋》毛姆

    [16]《荒原狼》赫尔曼·黑塞

    [17]《我会爱》阿赫玛托娃

    [18]《另一个,同一个》博尔赫斯

    [19]《金阁寺》三岛由纪夫

    注:小说中戴岚所有的学术研究均为虚构,切勿当真哦,文中每一处的引用与致敬均在当章作话进行了标注,感谢阅读,谢谢大家~


    第104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