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1/2)
作品:《现世[娱乐圈]》
就失去了对自己的尊重。等自己也觉得是在天桥底下卖艺的,就很难再做出什么好东西。我不喜欢太商业化的项目也有这个原因,环境对我影响挺大的,我没你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定力。”
安德烈“嗯”了一声:“那……不去?”
“去吧。”索寻又说。
安德烈让他气笑了:“那你说这半天!”
“先发个简历去试试嘛。”索寻摇摇头,“人家又不一定要我。”
“万一要你的话,《春夜喜雨》的后期怎么办?”
索寻莫名其妙看着他:“有剪辑师啊,我随时沟通就行。”
安德烈笑着“哦”了一声,之前索寻单打独斗惯了,两部电影都是他自己剪的,弄得安德烈都忘了一个剧组本来就应该配专门的剪辑的。
“《蜉蝣》呢?”
“那个更远了,”索寻长叹一口气,“看这情形都不知道……”
安德烈:“你不是还要给迟老师量身写一个本子……”
索寻伸出手,一下子捏住了他嘚吧嘚吧没个完的嘴巴:“安静。”
安德烈微微晃了晃头,挣开他捏嘴的手,叹了一声:“哎哟……忙不忙得过来呀?”
索寻:“我们事业上升期是这样的,你个退休老头不懂。”
“嗯,不懂。”安德烈顺着逗他,犹豫了一下,又说,“你别忘了《自由报》那边可能找你给我拍纪录片……”
索寻:“!!!”
草,他忘了这茬。
安德烈皮笑肉不笑地安慰他:“没事,电影项目嘛,十有八|九会出意外,什么资金链一断啦,人员出问题啦……你不就有空了?”
索寻越听越想揍他,后槽牙磨得咯咯响。安德烈笑起来,抓他的手:“好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事情总是一件一件做,现在先不想了。”安德烈把手覆到他眼睛上,让他睡一会儿,“今年就先到此为止吧,要忙也明年再忙。”
于是索寻也笑了,就这么轻飘飘两句话,却给他带来莫大的安心。因为他知道安德烈会陪着他。
但是回上海以后也没有真的休息,为了比什凯克之行,索寻做了个简略的脚本。当然,这一趟只能算是“探个路”,要弄明白叶莲娜的一生,这一个礼拜是不够的,如果要制作视角完整的纪录片,要联系采访的人就更多。所以索寻说,这个脚本不是为了《自由报》的纪录片,而是只拍初次接触的“伪纪录片”——以后要是素材能用得上就拿去用,用不上他就自己拍着玩儿。
安德烈没听懂:“为什么是‘伪纪录片’?”
“这你不懂了吧?”索寻已经举着安德烈新送的徕卡,在拍他叠衣服,一边跟他说,“纪录片里,掌镜的人是隐形的,要让观众有‘在场感’。伪纪录片呢,只是用纪录片的形式来讲一个虚构的故事,所以掌镜的人也是主要角色……所以这一段话我也会录进去——嘿,好使。”
“什么好使?”
“换焦丝滑的嘞。”索寻笑得眼睛都眯起来,恨不得脸上都写满“爱不释手”几个字。那枚送的素戒也戴上了,恨不得把男朋友送的所有东西都用起来,颇有一种暴发户的气质,一边还指挥着安德烈把那件大衣也带上。
“不行。”安德烈坚定地拒绝他,“冷。要穿羽绒服。”
索寻撇撇嘴:“好吧。”
安德烈把两件加绒的背心塞进箱子,抬头看见索寻还在拍,又把话题引回来:“但你会用我们的真名。”
索寻:“嗯。”
安德烈继续确认:“你拍的东西也都是真实的事情。”
“对。”
安德烈得出结论:“那它就不是虚构的。”
索寻有点被他绕晕了:“嗯……所以它是一个伪的,伪纪录片。”
安德烈张了张嘴,一脸的欲言又止,然后他站了起来,从行李摊了满地的卧室退出去,索寻的镜头还是跟着他,安德烈回过头来:“有没有一种可能,你说的那个东西叫vlog?”
索寻:“……”
就多余跟他说这个。
出发前一晚,安德烈跟着索寻回了一趟爸妈那里吃了顿饭。沈琼云对于他们俩刚从哈尔滨回来又要出远门表示十分不满,一顿饭跟索寻念个没完:“还说要换个大点的房子呢,我看也不要浪费钱了,你一年能住几天啊?”
索茂先充耳不闻,只顾着跟安德烈聊吉尔吉斯斯坦:“我们年轻的时候,还是苏联那会儿,就听说伊塞克湖
第17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