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节(1/2)
作品:《朕要搞基建+番外》
那些日子大概是我此生最难熬的日子,每天都在等待军报,同我一样的还有朝中的诸位大臣。
屋漏偏逢连夜雨,太傅他老人家突染恶疾,连续四五人昏迷不醒,药石无医。
我亲自去高家探望,守在他的病床前照料。父亲也过来帮忙诊治,然而他年纪实在太大了,身体已经衰败的没办法再治疗,终于在昏迷的第六日撒手人寰。
我悲伤的失声痛哭,那一刻我多希望哥哥能回来……
*
七月中旬,大启的军队与叛军进行第一次交锋,大获全胜!
这一消息抵达上京时我正在御花园喂鱼,那条大黑鱼被养的似乎通了人性,每次去喂鱼它第一个游过来,在水边张着大嘴等我投进它嘴里,甚是有趣。
小黄门捧着军报跑过来:“殿下,胜了!我们打胜了!”
我扔掉手里的鱼食,拿起军报一目十行的看起来,那些乌合之众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这次交战杨将军直接把对方打退至西州库伦以北,退了三百多里!
我激动的回到偏殿,写了三封旨意,第一封褒奖大军的英勇,第二封招降叛军,凡主动投降者,皆免死罪。第三封则是命杨平,一定要将叛军首领捉住,削其首级!
我知道只有这场战争胜利,我才能安安稳稳登上皇位!
然而高兴没几日,始料未及的事发生了,吐蕃也反了,他们联合回讫一同向大启发起了进攻。
看完军报我脸色难看起来,从武朝至今,吐蕃一直中原的附属国。
大启建立后,吐蕃也是第一个向大启示好的周边国,没想到会咬人的狗不叫,他们跟回讫狼狈为奸,挑选在这个节骨眼向大启发难。
上京的兵已经全部调走,北关的兵不能动,只能从南方调集人马。
我下令命杭州守备丁大千,苏州守备姚安,共同率兵三万人去支援前线。
这场战役打了十分惨烈,因为西州军队的叛变,对方也有火炮和火铳。
火炮的杀伤力比弓箭投石器大多了,不少城镇因此被毁,数以万计的百姓变成流民,朝东方涌了过来。
原本杨将军估量西州军的火器坚持不了多久,只要守住再慢慢逐一击破,肯定能打赢。
可打来打去对方的火力非但没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炮弹和子弹不要钱似的往外洒。他心中惊异不已,连忙写信回上京。
我收到消息后,立刻派人去严查几个军工厂,看是否有人在暗中售卖火药给对方。查了一通皆没有找到疏漏,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吐蕃或者回讫已经有了自己的军工厂……
这不是我想看到的,意味着这场战争大启占不到任何便宜。
*
到了九月份,战争已经来到白热化的阶段,每日都有无数的士兵伤亡,回讫和吐蕃联合加上西州叛军,打的启军节节败退。
我心中焦急却毫无办法,我打算亲自去前线督战,鼓舞士气。
这件事一提出来,徐相和秦相纷纷来劝阻,战场上凶险,万一我死了那大启肯定会分崩离析。
这么坐以待毙不是我性格,随着战报上的伤亡越来越大,我终于按捺不住,在早朝上宣布要亲自去前线督战的消息。
大臣们议论纷纷,以李捷和刘蔺为首的大臣跪地请求我不要去,但我意已决,这场战争必须速战速决,再拖下去我怕北方的金国趁虚而入,那时才是不可挽回。
我带着□□白秀和上千名护卫共同赶赴前线,朝中之事暂由左右二相共同处理。
这是我自出生起,去的最远的地方,先是乘坐火车,花了十天时间,抵达西州边境后再改为马车。
一路上能看见不少城镇,都被火炮轰炸成了废墟,原本平整的官道也变得坑坑洼洼非常难行。
一直到十月十二日,我才抵达了大军驻扎的午安县。
杨将军和江将军见到我非常激动,他们没想到我会以身犯险亲自来到前线。
我随二人来到军营,听他们讲了一下现在的战况,跟信上看到的文字不一样,他们口述更能直观的感觉到战争的残酷。
杨平道:“殿下,我们前日刚同叛军交过火,能感觉到他们手中的火器跟启军的不太一样,威力虽然不如我们大,但好像用不完似的,火力十分凶狠,我们没办法直接冲过去。”
我道:“能不能偷袭?”
江凌摇摇头:“对方是西州军,他们对这里的地形比我们更了解,很难找到偷袭的机会。”
第29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