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节(1/2)

作品:《暗瘾[娱乐圈]

    间的掌舵人,慢慢带她学着松弛,学着放手。

    然后带着这坛酒,回到了她身边。

    安常告诉她:“一季的酒有一季的风味,你存的这坛是梅雨季所酿,你尝尝,有什么不同。”

    桌上两只青花小酒盏,是安常从宁乡带来的老物件,两只低飞的燕,取的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之意。

    安常斟出陈酿,两人端起酒盏,轻轻相碰。

    润而婉转的一声之间,好似有无数时光碎片迸溅:宁乡的石桥、乌篷船、竹编灯笼,邶城的剧场、聚光灯、散场后的观众席……

    而所有的碎片拼凑起来,拼出现下执酒相对的她俩。

    南潇雪饮下一口,心想这酒真好,味道跟以往尝过的都不同。

    柔和又缠绵,好似把整季的梅雨都封存其中。

    明明喝起来轻盈,一盏落胃,酒气涌上来,脑中却是令人着迷的晕眩。

    安常忽地望向窗外:“下雪了。”

    这是春节后的第一场雪,因此也具备了另一重初雪的意味。

    南潇雪放下酒盏,牵着安常走到窗边,自身后拥住她:“是,下雪了。”

    两人一同往远处望去,昏黄路灯下,纷扬的雪落在别墅区尖尖屋顶的幢幢房屋上,恰是安常留在老樟木箱内那水晶球的景象。

    ******

    中国人把十二年视作一个轮回,那么,在两个轮回以前。

    那时南潇雪年方八岁,刚搬到罗诚家,瘦得惊人又沉默,总是清寡的一张脸并不讨老人喜欢,于是每日送她去舞蹈教室的那一路,也成了苦差,她摸熟了位置,便固执要求自己上下课。

    罗诚也不再坚持,只派司机相送。

    这日她下了课,司机却因私事耽误了时间,她背着双肩包等在路边,见一个中年女人拖着拖车,上面捆着个鼓鼓囊囊的袋子。

    路过她时,冲她一笑。

    拖车上的袋子封口不严,一个小物件骨碌碌滚下来,掉在车沿缓冲了力道,又落到地面。

    南潇雪并非什么热心肠的人,却说不上为什么捡了起来,看清那是一个水晶球后,冲中年女人的背影喊:“你东西掉了。”

    为什么呢?大概为着她与女人萍水相逢,以后再无见面的可能,女人冲她的那一笑,是不求任何回报的。

    女人回头接过:“啊呀,小姑娘,谢谢你。”

    南潇雪摇摇头,中年女人又问她:“你怎么不开心的样子呢?你长这么漂亮,笑起来多好看。”

    南潇雪心想:我并没什么值得开心的事。

    女人好像看穿她所想,冲她晃晃水晶球:“我看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雪,你知道南方是很少下大雪的,那边的小姑娘想看这水晶球里的景色,可难得很呢。”

    女人走了,司机把车停在路边,匆忙向她道歉:“小姐对不起,我来晚了。”

    南潇雪登车前,扭头望了眼,女人的背影早已消失在人群中,仿若从未出现过一般。

    她并不知道,后来一列火车,把女人载回了南方。

    在经济落后的一众水乡小镇,她在邶城淘来的这些小物件,总有销路。

    趁着春节前,她一路叫卖到宁乡,却见那条窄河边,一位老人抱着个两三岁的小姑娘,正不停的走、不停的哄,小姑娘不知有什么伤心事,哭得满面泛红,声音一哽一哽。

    女人推着车过去:“怎么了这是?”

    老人只是叹气。

    那是更年轻些的文秀英,她总不能跟一个陌生人说,女儿过世时外孙女这样小,其实什么都不懂,却常常哭,止都止不住,好像心里对一切都知晓似的。

    女人顺手拿起一个水晶球:“小姑娘,看这个,是不是很好看?”

    小小安常瞪着朦胧泪眼,望着水晶球内飘落的雪片,也不知是否被转移了注意力,当真不哭了。

    文秀英问女人:“这个多少钱?我买了。”

    “嗨,这水晶球被我摔过一次,你看底座都磕坏了一块,送给小姑娘吧,不收钱了。”

    “那怎么行。”

    “不妨事,快过年了,我清完货该回家了,你别说这邶城的东西质量还真好,我那么一摔,竟也没摔破。”

    临走前,又冲安常笑道:“小姑娘,别哭了,等你长大了,能去好远好远的地方,真正去看这样一场雪呢。”

    “到时候,你有再多的伤心事,总会被一场雪抚慰的。”


    第28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