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1/2)

作品:《大巫[古代]+番外

    不嗜杀,不暴虐,当然也不胆小怯懦。若站在他的立场,不做徒劳的牺牲方为上策。他是聪明人,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那大哥打算怎么处置景清舟呢?”

    “自然是放他回燕北。”

    赵琮“啊”了一声:“那岂不是纵虎归山!”

    宋镜敛却明白赵珩的意思:“景清舟当年虽陈兵碧水关外,但他不曾强攻关城,而是甄皇后主动献城在先。景氏兵马入城后于百姓秋毫无犯,不仅如此,景清舟还效法隐太子之法,试图改制革新,虽成效甚微,但民间对他却多赞赏。我大周举仁义之师,对如此仁义之人,自然也不该行不义之事。”

    “宋大人知我。”赵珩对赵琮说:“钟离氏若得知景氏投诚,必加紧攻击,春节一过你便率神鹰营兵马,携鹰弹相助景氏,稳定后方。”

    “是,大哥!”

    赵珩又喊来方野,吩咐道:“传令顾兰西,率本部兵马接手碧水关!”

    时隔多年,赵珩又一次踏入宫门。

    “舅舅,这里好大啊。”

    “这是宸儿的家,宸儿还记得么?”

    “不记得了,我只记得武威城,房子小小的,旧旧的,可住得舒服。这里虽然又大又奢华,但到处都冷冰冰的。”

    “没关系,住久了就有温度了,因为未来住在这里的是宸儿。”

    景清舟站在白玉石阶上望着舅甥两人,想起当年他和清远就站在那里,抬头望着白玉石阶上的甄皇后。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过去,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燕北多慷慨之士,景家主,只愿你恪守本心。”

    二人相视一笑,景清舟冲赵珩拱了拱手:“多谢摄政王不杀之恩。”

    景家兄弟拾级而下,赵珩则牵着宸儿的手一步一步登上石阶,走向皇宫正殿。

    四人交汇时,景清远忽然说道:“摄政王仁义,我景氏也非忘恩负义之辈,只要有我景家兄弟在,必守大周北方安宁。”

    赵珩笑了:“有劳。”

    ……

    国都城的日子过得飞快,自周天子回归后,群臣戮力同心,几场大仗下来钟离氏不复存在,结束了门阀割据数十年的局面,天下终于一统。

    赵珩和宸儿站在皇宫最高处的殿宇向下俯瞰,巍巍皇宫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帝王。乱世终结,盛世将启,可赵珩知道只要风不停息,阴谋算计便永无止境。只是以后的路,要宸儿自己走了。

    “舅舅,一定要走么?”宸儿不舍,他说:“隐太子的法令给天下带来光明,真相在每一个百姓心中。舅舅何不恢复身份,回归姬氏。”

    赵珩轻抚宸儿的脑袋,笑道:“我做了快三十年的赵珩,习惯了。只要天下清明,是否回归皇室也没那么重要了。宸儿知道舅舅不喜权势,也不愿意卷进朝堂权利之争。我答应父王和赵都督的事已经做到了,余生只想好好陪着玄度。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那舅舅会来看宸儿么?”

    “会。”

    “好,舅舅想做什么都行,宸儿希望舅舅开心。”

    赵珩望着天际边沉下的夕阳,说道:“临行前,舅舅还有一事相请。只要顾兰西愿意,他可以永远守着碧水关,除非哪日他不想守下去了。”

    宸儿扭头望着赵珩:“这是顾将军求的么?我听说他和甄家小姐和离了,我以为东州一行,他们会在一起的。”

    赵珩就道:“这是顾兰西的选择。也好,反正我也打算带玄度去碧水关的……”

    窗外细雨绵绵,李玄度静静的躺在塌上。赵珩坐在一旁,像往常一样跟他闲聊。

    “……元曜接手了通天宫,六大长老给他举行了大巫继位仪式,得苍龙认主,现在他是巫族的大巫了。阿琰的生意越做越大,富得流油。阿琮守着沂山关,督军一方,可出息了。他也娶妻生子了,我爹泉下有知,也该安宁了。”

    “玄度,所有人都变得更好了。宸儿长大了,我已还政于他,身上的担子终于轻了。明天我们就启程去碧水关,顾兰西说他的院子还租给我们,我打算继续做酱肉买卖养家,玄度觉得呢?”

    赵珩等了等,和往常一样没有得到李玄度的回应。他也只是淡淡的笑笑,握起李玄度的手:“没关系,我们还有很多年……”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赵珩感觉掌心有什么东西轻飘飘的刮过,是玄度的手指动了……

    第180章

    清明时节,天


    第229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