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1/2)
作品:《人形猫薄荷遇上猫奴老板》
漱完了,坐在自己床边。
窗外的雨淅沥沥地下着,本应是很好睡觉的天气,可谁也没有困意。
阮建君回忆今天和这家人的谈话,有些恍惚,还是有些怀疑地问鱼清舟:
“那些初中不参加中考、高中不参加高考的人,准备考职业学校的人,职业学校毕业后,真能找到好工作吗?”
鱼清舟:“伯父可能不知道,现在的社会评价体系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了。”
“职业教育是重点发展的学校,每个人都可以在他自己的领域成为最好的自己。现在的社会不需要这么多普通二三本院校平平无奇的大学生,二、三本大学、民办大学该倒闭的需要马上倒闭,把这些无效占用的资源放到发展职业学校。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专业技术优秀的专门人才,以及综合十分优秀的重点高校大学生。”
“因此,我们的方向是,您说的‘初中不参加中考、高中不参加高考的人’,以后的占比会是三分之二。”
“二十多岁年轻人的这个大池子,如果种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学本科毕业生最多占五分之一,其余的都是有自己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企业只能在这里面挑选。那么,您觉得所谓的学历、学校的竞争,还会如此畸形和极端吗?企业还有底气只招收全国前十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吗?”
“至少,现在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是几十匹马过独木桥。各类人才往该去的渠道分流,大大减少不正常的竞争。”
“市值百亿的企业,当然可以仍然延续以往的筛选制度,挑名校毕业生,当然,他们也挑不了多少人。第二等地:中小上市企业,只能挑优秀的职校毕业生。第三等地:创业型小而美的企业,他们从一般职校生中选人。”
阮季靠在床头,也为鱼清舟说话:“爸,将资源合理配置,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可靠的人生目标和完整的人格,这是我们搞教育的毕生的追求。因材施教,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未来会更完善。”
*
阮建君停顿了很久,没人理解他内心的操蛋。
本来是下死口不让鱼清舟和阮季搞在一起,当时提出来的那个条件自己甚至转身就忘了,因为是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他已经给鱼清舟一条死路了,没有设想过会有下一步。
直到今天,鱼清舟生生把死路撬开,变成活路。还像模像样地给他看了这么震撼的结果。
因为涉及到严肃的教育问题,阮建君还不能闭上眼高高挂起。
真绝了。
想着想着,忽然,阮建君觉得有点不对劲,觉得鱼清舟和阮季有偷换概念的嫌疑,他皱起眉,看鱼清舟像看小偷。
“不对吧,我说的是让素质教育普及到每个家庭。你这么搞,有的家庭接受的素质教育多,有的少,不还是不公平吗?”
“你没有实现我给你的条件。”
鱼清舟:“伯父,您也是希望实现教育公平的,不是吗?那基于这一点,每个家庭接受素质教育的不是需要平等,而是相反,需要有,但不一样的量。”
“‘偏好’是每个小孩都应该着重发现、培养和发展的。但是量可以不一样。”
“小霜说的城里孩子有更多个人兴趣和偏好的驱动力去学习科技、音乐、舞蹈,他们是需要素质教育来探索。而小霜的妹妹小云,有发明创造的天赋,在学校里重点学习机械和发明,需要的是利用这个来谋生。探索和谋生,都是自主研究,都有内在驱动力,过程中一样,但方向不一样,是两个概念。”
“城里富二代孩子可以天马行空、不讲究实际地、不接地气地去发展偏好。但小云只能适当地发展偏好,起码发展到能谋生的程度,再在以后的谋生工作中,发明创新。”
鱼清舟:“伯父,好奇、闲暇、自由,这三个素质教育的元素,在以前,小云这样的家庭可能一个都不能保留,光是传统学科的压力就让她没有时间了。但现在,她至少保留住了‘好奇’。”
“您能说,素质教育没有普及到每个家庭吗?”
阮建君想了想。
想了几分钟后,想明白了鱼清舟说的这些话。
嗯,竟然没法反驳。
不明白还好,明白了却没法反驳是最气的。
阮建君两眼一黑。一边哑口无言,一边翻身上-床,气到睡觉。
阮季在一边看的直乐,肩膀不住抖动,嘴巴紧闭不发出笑声。看来这几个越起早贪黑的996没有白费,终于让老爸弃械投降。
第120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