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节(2/2)

作品:《欺世盗命[HE]

人喜爱。道装少年笑起来时恰有一束天光入窗,衬得其人肌清骨秀,目如明星,仙气袅袅。汝洪不禁心颤,心道:这少年生得好似仙人也。

    道装少年微笑道:“在下也是捉刀人,只是文章常苦无人问津。正是在在下意冷心灰之时,得吴公之书一观,感动太息不已。于是便知乏人问津也好,就此埋没也罢,文章总是要作下去的。只要下笔,天公地母唤之即来,可若不落笔,纸上便终究空空如也。”

    汝洪似有所感,与他再闲谈一二句,深觉这少年似非凡人,竟也颇通诗书,且通晓的诗书里有许多现世已散佚的篇目。当谈起舅公遗作时,他更是两眼放光,滔滔不绝,教汝洪更是欢欣。不知觉间天色近暮,两人虽相谈甚欢,却也只得依依惜别。

    那道装少年临行前,汝洪恭敬揖手,问道:“不知兄台文章大名为何?小生欲拜读则个。”

    少年笑道:“说来也不算文章,是一册书,叫‘天书’。”

    “天……书?”汝洪正惊诧。又听那少年道,“除了我之外无人能入眼的,不读也好。不过有无人读这文章也无关紧要,因我已打算将这文章作下去了,哪怕要赔上一辈子也好。”

    汝洪不知说甚么是好,最后问道:“相谈甚久,仍不知名姓,实是失礼。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道装少年笑道:“你今夜便知道了。”

    两人在暮色里分别。天上飘着小雪,像飞了满世界的玉蝶。汝洪锁了陋庐,回首一看,却见那少年已然不知所踪,寒风飕飕,空林净荡,似是一开始便无人造访过。

    回府邸的路上,汝洪怀着满心疑惑,思索再三,只觉那少年眼熟,却不知在何处见过。

    回到家宅,只嗅得香气自灶房而来,今儿是祭灶的日子,灶上已摆满了糖瓜、浮元子和饴糖,他随着家眷一块儿祭拜。进酒时抬头一看,只见灶房北面贴着一幅神画,黄衣披发,虽不算得像,眉眼却很是熟悉,与他今日见过的那人面目大体吻合。

    汝洪愣住了,目光在神画上流连。

    神画边上写着字儿:“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汝洪定定地看了半晌,忽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敬神时失笑是大忌,家眷们惊慌地望向他,可汝洪却心里有了底。窗外小雪扑扑簌簌地下,将窗棂染得洁白,像极了那少年的道袍。

    他恭恭敬敬地一揖,在香炉里添了三支香,拜道:

    “见过司命真君。”

    第八十章 穰岁不祈仙

    光阴如流而逝,悠悠千载已过。

    易情在凡世里寻了个落脚处。他拈笔落字,墨点变作巍巍群山,墨痕化成潺潺流水。他依着记忆,画出了天坛山。正如他往昔在紫金山中一般,他建起了草庐,在其间置


    第393节(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