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节(1/2)
作品:《渣攻洗白手册(快穿)》
年所**用于实践,而与此同时,朝中众臣也将目光放到为首那三人身上。
太子的押注,也就此开始。
对于朝臣的押注战队,陆则并不放在心上。他掌权十数年,如今已经四十余岁,大雍在他手中日益强盛,臣子们的小打小闹,他也不放在心上。
诸公子也深刻明白,皇帝对他们一视同仁,并无丝毫偏爱,他们可以争,可以抢,却不能触碰到他的底线。
他们能做的,就是拿出自己的实力来,在帝王面前来证实自己。
陆则把控全局,百官战队押注,朝中风潮涌动,诸公子为得圣眷纷纷作出实事,政绩让文武百官为之心惊。又得知这是皇帝教导的成果,心中更是震撼。
陆则也趁此机会推出新式学堂,将传统的五经六艺与民事、工事、商事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培养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与此同时,也改革科举,增设更多科目,考校得更为全面。
从一开始,陆则就打算将那些公子作为成功教学的范例,进而推出新式学堂,改革科举也是自然而然之事。
又五年,诸公子之间的争斗越发严峻,三人在朝中呈三足鼎立之势,互有长短,彼此攻讦,却又十分默契地没有用什么隐私手段,显然是将陆则多年的教导谨记于心。
各方势力不免焦急,想着如何打破这三足鼎立之势。直至皇帝震怒,将三足之一的南阳王世子训斥一番,重打二十大板,又将其赶回南阳王封地,朝中上下哗然一片。
无人知晓这南阳王世子到底是犯了什么错惹得一向宽和的陛下动此大怒,唯有那些公子们心有余悸,十分清楚南阳王世子落此下场,只因他自认出身不凡学识出众,为人素来嚣张跋扈,不把下人放在眼中。
而这次,他得罪的是圣上亲信,司礼监提督燕陵秋。
只那一句“阉人”,被圣上听闻,直接逐回南阳,此生不得回京。
诸公子心中大震,饶是这些年帝王出现之处必有督公作陪,他们也明白那燕督公在他心中的地位,却也没料到,不过那么一句话,就让这些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心下对燕陵秋,也是更加高看了几分,对其尊敬,比之帝王,也不差什么了。
乾清宫内,燕陵秋看着他道:“陛下何故动此大怒?臣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这些年来,阉人这个词他已经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从前或许还会在意,但自从与陆则表明心意后,他也就不在意外人的看法了。
阉人也好全人也罢,总之陛下喜欢的是他。
陆则将人按在自己腿上,抚着他的发道:“你放没放在心上不要紧,但朕却不能让他爬到你的头上来。”
嚣张有时候也不是坏事,身为帝王,有能耐有脾气才能压得住群臣。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嚣张可以表现在燕陵秋身上。
二十一个孩子,走了他,还剩二十个,陆则不怕找不出一个好继承人。
但绝不能允许燕陵秋在他眼皮子底下受委屈。
此事一出,诸公子无不小心谨慎,朝中上下对此事却另有想法。想到这么多年来那燕陵秋深受帝王信重,每日贴身伺候,想到他相貌不俗,再想到帝王多年来不近女色,有种荒唐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却没人敢说。
如今的朝堂,皇帝大权在握,他们便是心有疑虑,又能说什么?
只唯一些老臣心中叹息,暗道荒唐啊荒唐。
……
南阳王世子一事出,算是彻底打破了朝中三方平衡的局势,余下两方争斗越发激烈,到最后,颍川王嫡次子慢慢占据了优势,朝中大数都倒向了他。
眼看着大势已定,朝中局势渐趋稳定,帝王在四十五岁万寿节上,当众下旨立颍川王嫡次子为太子,居东宫。
饶是群臣早有猜测,听到这个消息,看着上位旁边的燕陵秋,也是忍不住低低叹了一声。
太子既定,陆则便将其带在身边悉心教导,教他知晓党派争斗,制衡之术;让他前往北方,学习用兵打仗,领略战争残酷;让他下及乡县,知百姓所需,急百姓所急。
将他教导成了一个合格的好帝王。
然后,五年之后,陆则五十岁这年,宣布退位于太子。
朝臣震惊,太子震惊,就连燕陵秋,事先也不知道他会做此决定,神色惊异。
陆则只下步高台,拍了拍满脸茫然的新帝王的肩膀,道:“朕欲云游四海,此后,大雍便在你的治下,望你能牢记朕的教导,不负这大雍盛世。”
第196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