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1/2)
作品:《桃花令[朝堂]+番外》
林子葵:“没想到林大人你看着这般正直,也会干这种事……我不是说您不对,劫富济贫,本殿下也觉得很好,可以再劫一次吗?”
“今日此举实属无奈,许是近墨者黑吧。”林子葵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低下头来,嘴角抿出很浅的微笑,“先想办法借粮,明日我去下游看看,看怎么泄洪,咳、咳咳——”他忍不住清咳了几声,金樽和元庆同时抬头看向他。
“公子。”
是今日泡水,感染了风寒?
那水可是尸水,有没有病还不知道。
“无碍,”林子葵换过衣裳了,他摆摆手,“先分发粮食。”
每一斗粮食,都被金樽敲门丢了进去,他轻功十分了得,只听得敲门声和一道影子闪过,再看不见人。
像是鬼影,更像是神仙显灵
哪有鬼会行好事,送粮食的?
定是神仙
有的人家擦了擦眼睛,看清楚是一斗米,立刻关了门磕头跪谢老天爷。
林子葵想事情周到,嘱托了宇文煜:“殿下……明日,可拜托您,跟几个孩子聊起此事,就说是圣上祈福。老天显灵,天赐的粮。”
这明显是在对抗那些说皇位不正的谣言,宇文煜脸色有些不自在,不是很情愿做这件事。
可是林子葵神情很认真地请求了他,宇文煜抬眸对上他那双眼睛,挠了把脸:“好吧,我明天再去……”
夜深过半,快天亮了。
林子葵盖着潮湿的被褥,睡在干草上,这已经是最好的环境了,他闷声咳嗽,却不敢咳出声来。
他闭眼睡得有些迷糊,睡梦中梦呓几句,元庆听见了,喊的是“照凌”。
天亮时,元庆走了几家药铺,都被水淹了,但勉强给他抓了点药,药材全都泡过水,元庆把药煎上后,吹了一声口哨,唤来四周盯梢的锦衣卫。
萧复放不下心,额外派了十个锦衣卫,明面上说的是保护好宇文煜,但也交代了,要对林大人一视同仁,保他毫发无损。
元庆写了两封信,一封送到金陵皇城,一封送到苏州知府。
昨夜一举,康大人一夜都没睡着,荥阳府意欲炒粮价的奸商,有的疑神疑鬼,觉得是天谴,有的怀疑起康大人来,有的怀疑那个刚到的巡抚。
林子葵不管那么多,他只知道大家这二十天的米都够吃了,他只管泄洪的事。
哪里该派人挖渠道,他亲自去确认,如何挖才能最快泄洪,这样来回十数日,每天喝药,咳嗽也不见起色。
萧复收到锦衣卫带来的元庆的信,立刻调粮过去!然而信上只字未提林子葵的病情,只说林公子做了几件好事,令人拍手称快。
萧复写了两封回信,一封给林子葵,一封给元庆,给元庆的,字寥寥无几,还是老三样,让他保护好子葵。
给林子葵的,就太多了。满满一张信纸,林子葵隔了一个月才收到,眼睛不听使唤地落了眼泪,他身上病得反反复复,时好时坏,不严重但也一直不见好,每天都会咳。
信上,林子葵却也不提此事,萧复问他身体如何,他答很好,胖了一些,然而手腕骨头都能看见了,秋日里披着一件白色的棉披风在背上,用娟秀的小字回信写:萧郎身体可好?我心中念你,治水有起效,过不久就能回家见你了。!
第80章 番外①①
林子葵信里写了很多,用了三张纸,一半是公事,一半是家常念叨,公事有部分是之前没完成的科举改革,有部分是希望萧复能下旨广招天下良医,想法子预防疫病。这是历史上的教训,除了药方子,药草也短缺,瘟疫一旦传染开,死的百姓只会比先前更多。
林子葵在中原奔波治水,命人在平原大修渠系,丘陵山地筑塘堰引灌,一面泄洪,一面将渠塘结合的灌溉体系粗略修建好。
他不懂治病,然而看得见症状,逐一和史书文献记载,免不了心悸。
顶着巨大的压力颁布告示:“将所有尸体堆积在一起燃烧成灰,不可土葬。”
一时怨声载道,往日那些喊他青天大老爷的百姓,都上门来骂他。林子葵固然心痛,却不为所动,详细写了一篇告示,写清疫病产生的前因后果,命人抄录传阅。
渐渐的,骂声也就停了。
萧复人在京城,下旨设都水监,从苏州和云南分别走运河调了两千石粮,他看林子葵详细写了,会有人借机换粮,在信中告诉他:“一定要派可靠的人运送这批救命的粮食。”
可朝中
第13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