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1/2)

作品:《家主[HE]

    一切的禁忌之地,尽数展现在沈清徽眼前。

    沈懿有些无措地看向她,眼眸一片雾蒙,似初涉人间的妖,分明欲/色满身,心思又无比纯洁。

    沈清徽一时僵立在原地,她的心脏在胸腔里鼓噪,血液在身体里沸腾,闹得她不得安生。

    她在这个瞬间猛然醒悟,沈懿真得长大了,不再是幼时那个和她洗澡时,被她一句“我允许你看”,逗得脸红耳烫的小姑娘,沈懿的身体与心理正步入成熟期,不断散发出诱人且致命的甜香。

    一旦意识到这点,某些从未深想过的绮/念,如疯狂滋长的藤蔓,几乎要吞噬她的理智。

    沈清徽强行保持冷静,近乎狼狈地别开视线,她咬字不稳道:“我去找手电筒,你等一下。”

    “清徽。”沈懿拉住沈清徽的手臂,她嗓音软糯,又低低地喊了声:“清徽。”

    湿润的、柔腻的触碰,清浅的、干净的皂香,成功地勾起沈清徽心底的暗火,她哑声问:“怎么了!”

    一片水声中,沈懿说:“我怕。”

    良久,沈清徽应她:“我陪你。”

    沈懿很轻地笑了一声,她缓慢地松开手,往后退了几步。

    沈清徽心里一突,她攥紧手中的手机,背脊绷得笔直,偏着脸没有看浑身赤/裸的沈懿,额头滑下的冷汗,一滴又一滴地掉进眼睛里。全身的水分仿佛都在随时间的逝去而流失,让她从心里生出莫名的饥渴。

    燥热、刺痛、饥渴。

    沈清徽在这样的水深火热里煎熬,她几乎要控制不住地转过头去,看一眼沈懿,看一眼就好……

    “清徽。”

    听到熟悉的叫喊声,沈清徽下意识看过去,不知何时,吊脚楼里重新来了电。

    穿好睡衣的沈懿懵懂地站在灯光下,深黑睫发上是清润的湿意。

    沈清徽在她的眼中看到了此刻的自己,她对自己亲手带大的沈懿,生出原始的危险的欲/望,和爱与性有关的欲望。

    小时候,沈清徽和家人去听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有一幕最是经典。

    梁山伯唱道:“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

    祝英台应答:“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呀,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梁山伯又道:“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当时沈清徽只是听个热闹,并不解其中深意,如今才有了些许体会。

    她从此不敢看沈懿。

    怕做诸事无心,一心只想情/欲。

    湘西之旅结束以后,沈清徽回到沈宅,在沈篁和夏花间的墓前,整整坐了一夜。

    这些年,每当遇到难题时,她都会到母亲和妈妈墓前坐一坐,和她们说说话,她总能在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她说起她和沈懿的初识,这些年的相守。

    伶仃娉婷的女人,靠坐在冰冷的墓碑上,语气恍惚温柔:“竹竹、妈妈,阿懿她爱我,她总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什么都明白,可是那时候她才初中,我没办法对她做出任何的回应,我更怕自己的言行误导她,让她错把依赖当成好感。”

    “我在等,等她确定她的喜欢,究竟是来自孺慕还是爱/欲?我也在等,等自己确定自己的心意,我到底爱不爱她?”

    “我爱她。”沈清徽把下颌埋进叠在腿上的手臂里,透白的耳尖泛起红润,她眼睛湿润:“我爱阿懿。”

    这么好的人,她怎么能不爱?

    当她意识到自己对沈懿生出欲/念,渴望将她的一寸一尺彻底占有,困入身体里时,她知道她已经无法哄骗自己说:阿懿还小,这些事晚点再考虑。

    她等不及了。

    翌日天白,沈清徽得到一个心满意足的答案。

    她旧病难愈,沈懿是续命的药,她只要沈懿,她只爱沈懿。

    连日来的忧郁神伤,又感情受创,寒气入体,让沈懿彻底病倒了。

    一间屋里,两个病人。

    沈清徽执意不让沈懿搬去其他病房,非要亲自照顾她,其他人几次劝说无果,只好随她们两个冤家去了。

    沈懿的烧反反复复,沈清徽守在她身边,听她在梦里哭着喊“清徽”,抱紧她的手不肯松开,比小时候更黏人。

    沈清徽给她唱歌、讲故事,每天亲亲她、抱抱她,只求自己的宝宝不要那么难受。

    沈懿是真得病迷糊了,什么矜持和


    第9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