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1/2)

作品:《红白囍[民国]+番外

    面一只小桌,一尊铜炉。

    桌子上放着两排牌位。

    木葛生、柴束薪、乌子虚、松问童、林眷生。

    还有莫倾杯和画不成。

    他点燃一炷香,拜了三拜,插入铜炉之中。

    门外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乌毕有似乎气的砸了手机,扯着嗓子让安平出来给他讲题,柴宴宴接了个电话,好像又是药家的生意,黄牛端着锅子进来,朱饮宵和他打招呼,听起来还有乌孽和朱白之。

    他听见朱饮宵说,打算在外面种点银杏树。

    安平笑了笑,看着眼前的牌位。

    他们都过得很好。

    安平走出门外,看见乌毕有拿着一本书在大呼小叫。

    “小少爷。”黄牛朝他行了一礼,他至今依然执着地称他为少爷,无论如何不愿改了称呼,他指了指踩在沙发上的乌毕有,“乌公子这是发什么疯?”

    安平有些无奈,走到乌毕有面前,“又有什么题不会了?”

    “不是他那小学作业!”柴宴宴挥了挥手,看着也有几分激动,“安瓶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她指了指乌毕有手中的书。

    乌毕有一巴掌将书拍在桌子上,“我昨天刚从崔子玉那抢来的。”

    安平这才发现那不是普通的书,青纸为封,墨迹蜿蜒。

    朱饮宵站起身,乌孽嚯了一声,“这不是转生簿么?小鬼你胆子可以啊,居然敢擅自带出酆都。”

    安平完全没顾得上乌孽的后半句,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了“转生簿”几个字上,右手难以控制地颤抖起来。

    转生簿,录入众人投胎转生后的归处。

    也就是说,只要打开这本书,他们就能知道木葛生和柴束薪如今身在何方。

    所有人都凑到了一起,围着书站成一圈,乌孽转了转眼珠,“这可不是小事,确定要看?”

    朱饮宵深吸一口气,“谁来打开?”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环视一圈。

    “你来?”

    --------------------

    作者有话要说:

    1.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2.正文完,明日会有一更番外,谢谢大家

    第七卷 点睛风华录

    第84章 观音

    诸位看官!

    鄙人姓朱,名饮宵,区区不才,有赖家中兄长庇佑,混得一介星宿子之虚名。家门不幸,近日我那不孝侄女徇私枉法,从单位顺来一件了不得的物什——据说大唐贞观年间,此物曾得斗战胜佛亲笔,九幽十类尽除名,人间猴属一度成了老不死的精怪,此事大幸,亦大不幸,众猴长生不欢,疯疯癫癫,夜夜投水捉月,捉的并非那银白大饼,而是求死不得。

    众猴还干成了一件大事——骗得酒仙与它们一同享这痴愚极乐。当涂月下一跃,诗人自去快活,始作俑者却遭弃人间。

    后来还是我那倒霉侄女的某代高祖,点灯熬油不知昼夜,这才将猴类原名复归,为将蹉跎生魂尽数伏案,阴司鬼吏倾巢而出,是人间帝王也不曾有的接驾款待——据说当年众猴活得太久不知滋味,纷纷眷恋这阴曹温柔乡,酆都险些因此建成了动物园,惜哉景观只有猴山。

    如今我在这朱楼之中,只见一众小辈兴致勃勃,要重做那斗战胜佛年少轻狂时的往事。不仅感慨老四还是太心软,披荆斩棘九死一生,落到晚辈身上却是春风化雨,惯得人无法无天。片刻后我明白过来,他这是又把烫手山芋塞到了我嘴里,就像当年书斋把难吃的都喂我,要吐出一滩腐言朽语来败兴。

    我该是比老四命好,理应替他做这个恶人,但他有一处却强我千百倍。

    葛生于野,锦衾烂兮,冬之夜,有君子束薪来。

    他平生得一罗刹,我遇见的是个观音,依稀我要比他堂皇,但斗战胜佛已经亲身试过这其中的道理——观音予人的,只能是紧箍咒。

    何解?一言以蔽之:他有君子束薪,我有美人无情。

    诸位看官!若我是那市井酒坊中的说书人,此刻便要做一件大不韪的杜撰之事了!您看自那西游缘起,蟠桃盛宴群英初见,而后观音奉旨上长安,显像化金蝉,收服赛太岁、缚红孩,一桩桩一件件,名为唐僧,实为悟空,您看他雌雄莫辨,您看他芙蓉如面,您看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何曾不收服了那泼


    第15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