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节(1/2)

作品:《千年·君臣

    ,母亲又出身低微,如果不是生了儿子,连侧福晋的名分都没有,自己还是无关紧要的老四……上辈子是老四,这辈子父亲是老四,自己是老四家的老四,红莲发现自己和“四”这个数字还真是有缘。不过排行第四也不错。虽然这辈子不是汉人,满口的“阿玛”“额娘”初听起来有些别扭,投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有权有钱有闲,红莲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地找白鲤,实在是再称心不过。红莲做着靠皇室血统当一辈子米虫的白日梦渐渐长大,却忘了四房向来出幺蛾子,皇帝之位又似乎总和他有着不解之缘,想推都推不掉。

    康熙六十一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驾崩,出人意料地传位于最与世无争的皇四子胤禛,改元雍正。

    祖父活到六十八岁高龄,看来这辈子投生的人家应该命都挺长。弘历以为即使父亲即位,以后做皇子不如做贝子自由自在,只要自己不做出头鸟,也可以逍遥几十年。再和诸兄弟搞好关系,等父皇驾崩以后不论他们谁继承大统,都不会容不下自己一个逍遥王爷,再把侄子们都哄好了,让他们继位后还肯养着他这个逍遥皇叔,他就可以一辈子做个有钱有闲的米虫,定定心心地去找白鲤。可惜做了四辈子皇帝磨砺出来的光华根本不是装傻充愣就能掩盖掉的。弘历一再向父皇表示自己 x_io_ng 无大志,难继大统,又不是长子,继位名不正言不顺,哪怕气得一心盼着母凭子贵的钮钴禄氏直掉眼泪,他也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明确向胤禛表示如果让他继位,他下的第一道诏书就是禅位让贤,哪怕做个自由自在的庶民,也不要一辈子被锁在龙椅上。

    胤禛表面接受了弘历的说法,对他不再关注。弘历为此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却不想大清蛮子的传统与汉人不同,向来立贤不立长,他“不是皇长子”的借口根本没用,而他的“谦让”以及与众兄弟的“友爱”反而让胤禛认定他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只是为了不让他成为诸皇子的众矢之的,也是为了让他麻痹大意,才不给他储君的名分而已。雍正十三年,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就匆匆忙忙结束了他的皇帝生涯,留下遗诏由年仅二十五岁的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继位,硬把他推上皇位,钮钴禄氏继而以死相逼,不许弘历禅位。弘历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坐上那把他已经坐得屁股起茧子的椅子,改元乾隆。

    他到底是造了什么孽?生生世世都逃不出那把金灿灿的椅子。不知道世上还有没有第二个和红莲一样做皇帝做到想吐的灵魂。登基典礼过后,对着山呼万岁的群臣,年轻的新皇帝只觉得 y_u 哭无泪。

    作者有话要说:

    乾隆继位那段是我瞎编纯恶搞的,考据派请轻拍砖。

    另:明天就大结局了,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看文至今没留过言的能不能在这章签个到水个评论?我想记住你们,是一个个鲜活的名字,而不是冷冰冰的点击、收藏数字。

    ☆、清

    千年沧海化桑田,千年轮回几擦肩。

    千年痴情情难为,千年负君君不怨。

    为君撒尽心头血,化作眉间朱砂艳。

    再世为人君不识,识君千年如初见。

    红莲已经做了四辈子的明君,对如何管理国家驾轻就熟,大清国在他的统治下蒸蒸日上,可是那个颈上带着朱砂的少年一直没有出现。红莲相信他与白鲤的缘分是断不掉的,即使贵为皇帝每日都有无数的事务缠身,也要找尽借口出宫微服私访,只为哪天能邂逅一个脖子上有胎记的男子或女子,可是一直都没有找到。

    乾隆十五年某日,弘历坐在车舆中欣赏颐和园的春光,忽然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走到驾前,呈上一本奏折:“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

    弘历接过奏章,细细读过后皱起眉头,龙颜大怒,喝道:“虎兕出于柙, gu-i 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皇上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弘历说话本来就喜欢引经据典,可是皇上身边的人未必都如他一般博学。一时间,随行人员只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怎么?没一个人能回答朕吗?”弘历合起奏折,突然狠狠地往地上一摔,“啪”的一声吓得随行人员跪了一地,此起彼伏的“奴才该死”却是给弘历的愤怒火上浇油。

    “堂堂大清国,居然连个能接上朕的话的人都没有!”

    随行的都是宫娥、太监、侍卫,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臣,谁听得懂皇上说了什么?都说伴君如伴虎,众人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怒云在弘历的脸上渐渐凝聚,暗忖这次不知又要受什么罚。

    这时一


    第48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