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1/2)

作品:《种田之尘香

    可以进来了,你沿着篱笆右边走,不要踩到我的花。”叶栩腰上系着一件深灰短衫,家里没有围裙只能找件不穿的衣服代替。

    过了一会儿,叶栩见蔡恬还没动静,不由生疑,走到小院门口看到蔡恬蹲在地上正聚精会神地看书。

    叶栩欣 we_i 地笑了,蔡恬如此好学,他日必成大器。

    “蔡恬,进去看吧,外面风大……”

    叶栩来到蔡恬身边刚想去拉他,余光瞥到图书一角,顿觉不对。他趁蔡恬不注意一把扯过那本书,仔细一看,登时脸红心跳,大骂一句“不学无术”后转身进了院。

    蔡恬楞了一下,自动将叶栩的话视着娇嗔,屁颠颠跟了进去。

    叶栩回到厨房,继续剁花料,“噔噔噔”的切刀声不像刚才那般有规律。他见蔡恬尾随而来,不悦地瞪了蔡恬一眼,举起刀对着蔡恬:“从现在开始不得靠近我三尺内,否则杀无赦。”

    蔡恬问:“为啥?”

    “枉我以为你潜心好学,没想到你却学的歪门邪道,你……你……你说那书……是怎么得来的?”叶栩说着脸都红了。

    “捡的,我以为是小人书。”蔡恬撒起谎来一点不脸红。

    “……马上丢掉,罚你今晚不准上炕,只准睡厨房,顺便看着火。”

    蔡恬一听,脑袋耷拉下来,他还想哀求:“啊……叶栩……”

    “不要说了,再说罚你一月不准上炕!”叶栩扭过头不再看蔡恬。难怪这小子越来越会折腾人了,原来是学过的,叶栩觉得脖子红得快烧起来。

    蔡恬一回家叶栩的精神就不能集中,方才正在回忆看过的香方制作方法,蔡恬一出现就打乱了思绪。

    “过来,我教你做花泥。”为了掩饰尴尬,叶栩决定给蔡恬找点事做。

    蔡恬闻言不动,眨巴了一下眼,说:“不得进入三尺内。”

    叶栩气结,抬手去打蔡恬,被蔡恬笑嘻嘻躲开。

    两人围着炉灶打闹了一会儿,叶栩叉腰停下正色道:“不要嬉闹了,过来,我教你。”

    说着,叶栩将一捧月桂放在案桌上,边示范边解释:“月桂香气太过浓郁久闻伤神,将它剁碎后蒸煮一下便可去掉浓腻的香气,剁好后放在蒸屉上蒸半个时辰,拿出晾冷后捣成花泥,最后 yi-n 干,即可制成月桂香粉。”

    蔡恬点头,仔细聆听叶栩的话。

    “就这样,将这里的花瓣剁完了叫我,我回房写点东西。”

    “嗯,好。”蔡恬满脸堆笑,贴在叶栩身上问:“这些做完了,今晚能不能上炕?”

    叶栩解开腰上的围裙递给蔡恬,仿佛没听见他的话般,将他推开转身出了厨房。

    叶栩回到房里从柜子里拿出《尘香赋》和萧昱修送的《百花集》,对照书里的注解,再结合以前在图书馆看过的一些唐宋时期香料的文献,开始自己琢磨香珠的制作方法。

    一开始叶栩是想做香囊的,但想到自己在香绮巷的见闻后,便打消了做香囊的念头。

    叶栩在集镇所见佩戴香囊的人并不多,偶有一两个也是亭亭玉立的姑娘,叶栩回想起老板娘的话“香囊是进出香绮巷的通行证。”叶栩怕人误会就想转做其他的,他想到了便携的香珠香串。

    香珠这种物什不仅可做修饰,还可驱邪避秽,香味持久,经年不散。

    书中记载香珠可由香木或香泥做成,每一串小珠有十八颗,大珠六或九颗,用丝线编串,制作工序并不繁杂,开店初期叶栩决定用它试试。

    天色渐暗,叶栩拨亮油灯,看着摇曳的豆火,叶栩想起刚到这里的时候连一盏像样的油灯都没有,也不知道他们日子是怎么过过来的。如今,油灯有了,床褥衣物都置备齐全了,伙食也改善了许多,生活正越变越好。

    叶栩轻握狼嚎笔,在宣纸上记下制作香珠所需的原料。川贝子、大黄、血蝎、 ru 香、末药、冰片、麝香、丁香、肉桂、甘松、藿香、芸香、豆 、檀香、樟脑以及蜂蜜、白芨、米粉。

    蜂蜜、白芨、米粉为粘合剂与花泥和在一起,揉捏均匀后搓成大小相等的小珠子,串上丝线,稍稍炙一下淋水晾干即成香珠。

    叶栩停笔思忖片刻后,又在纸上写下制香所需的工具。刨子、印模、丝线、长针、匙箸、细沙滤。

    叶栩一边写一边想,脑中竟然浮现出一幅画面,一名男子青衫俊秀发髻高束,长袖挽到手肘露出纤细手腕,手中举着一把小秤,他将一些红白粉末分别称量后倒入一只青瓷粉钵中


    第5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