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1/2)
作品:《(美人心计同人)穿越之大汉风云+番外》
”
吴王向刘盈一拜:“代王是皇上的亲弟弟,刘启也是皇上的亲侄子,臣与贤儿与皇上隔得远呀。”
刘盈赶紧扶起对方,说道:“堂兄,你又何苦如此,你于大汉可是肱骨之臣,是经世治国之才,你虽是朕堂兄,但,朕一直待你如亲兄弟,贤儿聪慧懂事,朕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堂兄,你那番话,可真叫朕寒心。”
两人又说了一阵才送吴王出宫。
两日后,代王也到了长安,以及逃向代国被碰上的刘启。
刘盈看着几年未见的弟弟,叹了口气:“弟弟知道情况了吗?吴王世子已然成了痴儿,弟弟也是有孩子的人,必能体会作为父亲面对这件事的伤痛,况且,堂兄,只有那一个儿子。弟弟准备怎么处理?”
代王看着刘盈,几年不见,当年的少年已经成为更加成熟稳重的青年人,气度内敛却更为庄重,身上散发着君王的睿智以及威压。
刘恒低下头:“犬子犯错,定然要承担这份后果,皇兄按例法处理便是。弟弟会寻遍天下名医为吴王世子诊治。”
刘盈点点头,说道:“你随朕一同去看看堂兄和贤儿吧。启儿怎样?”
刘恒眼光一闪:“那个孽子,犯下这般错误,竟然还偷偷逃走,实在是令代国蒙羞。十二岁了,竟不知友爱兄弟,残害手足。这般铁石心肠,还不觉得自己有错。哎,真令臣失望。”
刘盈迟疑了一下,说道:“不知启儿的生母窦夫人如何说,毕竟,窦夫人是母后曾经赐下的家人子,哎,汉宫也算她的娘家了,如今,启儿却在长安闹出了这样的事。朕,真的很难办。”
刘恒想到窦漪房,闭上眼睛,说道:“他母亲无意见,亦对刘启失望。”
两人一路说着来到了刘贤修养的宫殿,吴王正在里面照顾刘贤,此时的刘贤目光呆滞,行动迟缓,一点也看不出曾经的伶俐。
吴王看着自己的儿子变成此番模样,心中怜惜、后悔、痛恨之情不断翻涌。
“堂兄,臣弟向您道歉了。犬子失德,但凭堂兄处置。”刘恒向刘濞一拜。
刘濞躲开,说道:“本王可担不起。这件事自有大汉律例来解决,还请代王殿下不要打扰了贤儿修养恢复。”
刘恒没想到刘濞态度的僵硬以及直接,愣了一会儿,继而苦笑。道别后便随着刘盈离开。
刘启被判了逐出宗籍,流放滇南,那边穷山恶水,倒是……哎,总之,两个才华横溢的少年,便如此,毁了。
吴王刘濞将刘贤接走,从此,吴国与代国交恶。
三个月后,刘盈收到消息,刘启在流放的路上死于疫病。
刘启死了,刘贤痴了,代国与吴国交恶了。
但是,一切还是照常进行着。
这件事情对于刘盈的四个孩子有着不同的影响。长公主刘璃知道一切后,将自己关在寝殿三天三夜,她和刘贤是不打不相识,一年的时间,发展了不错的友谊,昔日好友变成痴儿,如何能不伤心。
刘瑜面色淡淡,似乎,这一切与他无关。
刘琅则极为自责,一连几个月消瘦了不少,又过了一段时间才恢复。
这日,刘瑾则来到宣室殿。
刘盈屏退左右,偌大的宣室殿只有父子二人。
刘瑾看着自己的父亲,说道:“父皇,刘贤与刘启那般的过节,是不是,早在您的预料内了?”
刘盈看着奏折,说道:“你父皇又不是神算子,怎么会知道呢!”
“父皇,您当初那般宠着刘贤,给他的关爱和耐心几乎比给儿臣和妹妹弟弟还多,让他日益跋扈,又抬高后来的刘启,这一切,是不是……”刘瑾有些急促的说。
刘盈抬起头,看着刘瑾:“你今天来,便是为了说这个?人死已矣,让他安息吧!”
“父王曾说,如果儿臣悟出了什么,可告诉父皇。儿臣,的确悟出了一些。您娇惯刘贤,让他目中无人,不过是在创造和等待让他跌下云端的契机罢了。儿臣明白,堂弟们虽与我们是兄弟,但,却不能把他们视为兄弟。藩王是君权的最大障碍。您要瓦解他们,却碍于对方的战功以及治世之才,只能通过其他方法,然他们交恶,无法联合,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刘瑾说道。
刘盈看着他淡淡的说:“瑾儿,你只需要记住,你有兄弟,那便是璃儿,瑜儿以及琅儿。但,他们也不能够成为阻挡皇权的存在。朕会给瑜儿他们封王,但,不会有封地。朕不希望你们重蹈这些悲剧。毕竟科举也选拔
第10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