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1/2)
作品:《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番外》
你一脸严肃的样子,是在担心什么吗?”
“我不担心,就是有些不乐意。”多铎也不怕皇太极生气,直言道。
“有什么不乐意的?”
“上次阿济格哥哥领兵打北京,派我来打山海关,后来皇上你出征喀尔喀,让我留守在家,现在多尔衮哥哥领兵去打北京,我又被派到山海关来了。”多铎摇头晃脑道,“多尔衮哥哥临走前叮嘱过我,说不管哪一路都是为大清打仗,不过我就是不太乐意。”
皇太极笑道:“可你已经来了,准备怎么办?”
“不怎么办,只要大炮把他们城墙轰出个口子,我多铎第一个带人杀进去。”
或许因为互相看不顺眼的缘故,又或许是能战之将还有很多而多铎还年轻,皇太极对多铎虽说不上不好,但也并不重用,多铎的话半真半假,多尔衮出发前对他说的话,他想忘都忘不了,说是这趟战役对他至关重要,一定要立功回去,并且反反复复强调不得惹是生非,不得畏战。表面上多铎对多尔衮的啰嗦很不满,可心里却十分听从他的意思,在皇太极面前表现得积极应战。
皇太极又岂会不明白,了然一笑,也不再说什么。
岳托的右翼军入关之后,西至山西,南至山东济南府,俘获人口金银无数。
多尔衮的左翼军也是一路胜仗,从西打到东,战果累累。
但是一个小县城引起了他的全部注意力,那就是高阳。
多尔衮站在高处,俯视那座县城,兵力的绝对悬殊,让攻克这座城池毫无悬念。
一个士兵从远处跑近:“启禀睿亲王,高阳城已破,守将已被我军俘虏。”
“好。”多尔衮挺了挺 x_io_ng 膛,“那我就与他见上一面。”
第114章 难割难舍今生情
这是一幢并不大的宅子,比起主人的身份,这房子显得简陋了些。
多尔衮走进厅堂,几个全副武装的清兵站立两侧,而在正中央的主位上坐着一个老人。他已经很老了,脸上满是岁月的沟壑,手上的皮肤又干又皱,他的衣服沾染过灰尘和泥土,但是看得出来,他有拍净过每一粒尘土,并且整理地一丝不乱,他虽然老,可却精神矍铄,并没有寻常老人那种暮气沉沉的感觉,他正襟危坐,双目紧闭,气度雍容,没有丝毫畏惧,好像只是在静休。
他坐在那里,好像他不但是这宅子的主人,也是这座城的主人,这片土地的主人,而多尔衮就是那个侵入者。
多尔衮淡淡一笑:“孙阁老。”
他就是孙承宗,天启帝之师,万历三十二年榜眼,曾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大学士,及兵部尚书,督理山海关事务,建宁远防线。总之他的功勋和名头搬出来,长得让人觉得费劲。
孙承宗平静地睁开眼,瞄着多尔衮:“你就是多尔衮?”
直呼其名,这些年来已很少有人可以直接叫他名字了,起码都得尊他一声:睿亲王。
几个看守他的清兵一脸愤怒,但是也奈他无何。因为他坐在那里,自然而然就有一种气势,一种凌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如果多尔衮不来,说不定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呢。
不过多尔衮知道,孙承宗没有当面骂他奴,而是叫他名字,已是很给他面子了。
“是的,我就是多尔衮。”多尔衮不以为意。
孙承宗盯着他仔细看了一会,又一次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他。
当然多尔衮也不指望他会请他坐,自己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
他似随意般说道:“我本来还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这里,没想到还花了不少时间。我听我属下说,是你领着城里的百姓在守城,是吗?”
孙承宗听而不闻。
“何必呢,这里已经没有明军驻守了,你们的皇帝都不要你们了。”
孙承宗睁开眼:“这里是我们的家。”
“以后你们也可以安心地住在这里,尤其是孙阁老你,我们皇上一直欣赏你,赞你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只要你能为我们效力,荣华富贵自然是少不了。”多尔衮说这些话的时候懒洋洋的,因为他知道说了也没用。
孙承宗稳如泰山地坐着,依然不闻不问。
“我还听说你全家老小四十多口人都上了城楼,六个儿子,十二个孙子,还有些子侄。”多尔衮顿了顿,一字一句道,“的确可以称作为满门忠烈。”
提及家人,孙承宗苍老的面颊上露出一丝痛苦之色,他仰面长叹,嘴张
第15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