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1/2)

作品:《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番外

    侍卫们对他的深夜来访已是习以为常,一一向他行礼,他行色匆匆地走过,径直来到书房。

    走进空无一人的书房,多尔衮有些不太习惯,总感觉推开房门,应该有一个人坐在书桌前,笑眯眯地对他说:“你来了,快坐吧。”

    屋子里黑地伸手不见五指,也许是因为少了一个人的关系,显得冷冷清清的,站在屋里心里都是凉凉的。

    他命人点燃了灯火,没有急于寻找奏折,而是坐在了他习惯的位置上。

    偌大的书桌整齐地摆着文房四宝,不论有没有人伺候打理,他这儿总是干干净净的,就好像他做事情永远都是那么地井井有条。

    望着空荡荡的椅子,那是上好的木料制成,上面铺着柔软舒适的皮毛,坐在上面一定很舒服吧?

    虽然不是龙椅,但多尔衮仍然看得出了神,他鬼使神差地走向椅子,手按在了椅背上,轻轻抚 m-o 着,仿佛在他面前不是一把的椅子,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毫不犹豫地,他坐了上去。

    果然舒服!

    多尔衮靠在椅背上,环视着周围的一切。眼前的笔架上悬挂着几支常用的笔,小山似的笔搁放在一边,再旁边时玉石的镇纸,两沓奏折堆在书桌的一角,一沓是批阅过的,一沓是未来得及看的。屋子的左手边是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右手边是暖炕,角落里还附庸风雅地摆了一盆耐寒的盆栽。

    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可似乎从来没有那么仔细看过这间屋子。

    平日里,皇太极就是坐在这张椅子上,治理大清。

    多尔衮此刻坐在这里。

    眼角瞥到了压在镇纸下的一张纸,多尔衮知道是那份写给八阿哥的哀辞,他前些日子就发现皇太极临走时就放在桌子上,并没有收起。

    他拿起来细细阅览,那天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并没有仔细看过,似乎比那天还多了几行字,看来是自己走后,他继续熬着夜,把这份哀辞写完了。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瑰丽的句式,普普通通,一字一句,满是哀伤。

    “感逝者之不追,怅情忽而失度。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借前人的话语,道出了他心中的愁苦。

    ——那时候二阿哥和三阿哥没的时候,皇上别提有多难过了,整天不吃不喝。

    敦达里的话在脑海中回响,多尔衮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再一次烦躁混乱。

    ——这次八阿哥夭折一事也是,要不是有你在,皇上不知道要伤心到什么时候呢。

    是这孩子命薄,没有机会在这世上走得更远。

    ——不过,幸好皇上又有了九阿哥。

    福临……

    如果福临也死了的话,他一定会受不了吧?他的身体本来就不能承受大悲,虽然每天盯着他吃药,可一旦垮下来,就再难恢复了。

    多尔衮猛地把哀辞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发出巨大的声响。

    要是真杀了福临,那就跟杀了皇太极没有什么两样。

    该怎么办?究竟该怎么做才好?

    忽然发现,从什么时候开始,竟会那么在乎他的感受,站在他的立场,考虑他的喜怒哀乐?

    一边是坐拥江山的野心,一边是难割难舍的情爱。

    一边是拦住去路的福临,一边是用情已深的皇太极。

    对皇位的渴望,和对皇太极的不忍伤害,像两股相反方向的力量在交战,好似要把他撕成两半。

    多尔衮坐立不安,这张刚刚还舒服的椅子一下子长满了刺,怎么坐着都不舒坦。

    重新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做皇帝吗?

    和他相处一辈子,那种快乐又有什么可以替代?

    第一次发现有的时候做一个抉择竟是那么的困难,当自己开始犹豫时,开始斟酌要不要这么做时,很多东西就变了。

    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越涨越大,几乎快要撑破了,堵着 x_io_ng 口无法呼吸。

    多尔衮豁然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到门口,嘭地一声将门踢开。

    站在门口的侍卫吓了一跳,惊恐地望着 yi-n 沉着脸的多尔衮。

    候在外头的敦达里也是一惊,连忙凑上前去:“王爷,发生什么事了?”

    第112章 难割难舍今生情

    多尔衮狠狠闭了一下眼,在心头剜上了一刀,如疾风般走出书房,边走边对敦达里道:“我回府上,你去请豫亲王来。”

  


    第151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