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1/2)

作品:《君不知情起

    贺承舟偏开头看窗外,街上热闹的声音在他耳里忽然就变得烦人刺耳。

    很久,宋鹤山似乎在桌上搁下了什么,接着们便被合上。

    贺承舟看着楼下身影,嘴里骂道:“呆子!”

    他看了眼桌上被静静放置在折扇旁的半块玉佩,气得鼓起脸颊,手指动了动,拿起玉佩便想顺手扔出窗外,可攥着玉佩许久他都未有所动作。

    室内寂静,他叹了口气,还是将玉佩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本来打算写长篇的,但是不太有时间,所以凑成中篇啦,所以情节还是比较紧凑的,不知道写的好不好,不要太纠结细节啊

    第22章 孔明灯

    ——

    关城外沙尘满地,马蹄接二连三踏下扬起万千风沙。

    为首者神情肃穆,穿着一身玄衣,执着剑满身杀气地率领身后将士。

    贺承舟伫立于关城之上,隐在暗处远远望他。

    宋鹤山忽然间回头往关城上看去,贺承舟又下意识往里躲了躲,才发现他看得根本不是他这个方位。

    许久,宋鹤山敛了神情,沉默地策马远去。

    关城在他身后越来越远,渐渐化为一个黑点。

    贺承舟低眉,指尖都在颤抖,半块玉佩的一角深深陷入他掌心的肉中,他却丝毫不觉疼痛。

    “呆子……”

    带着些许哭音的骂声软弱得不堪一击。

    ——

    那年冬至,大雪如绵。

    贺承舟拢紧身上裘衣,却觉得寒气从脚底升起,直直逼向他心脏。

    报信人毕恭毕敬地垂下脑袋等候指示,便也没见到贺承舟在听完后霎那间苍白的脸色。

    贺承舟只觉嗓子干哑,道:“他……可有欣悦?”

    报信人道:“宋将平日皆在军中办公,属下未见二人共处,但听军内传言,宋将与其夫人关系甚好,还有个娃娃,长得也十分俏丽。”

    “是女孩?”

    “不知,属下只远远见过一面,长得十分漂亮。”

    贺承舟无意识地又攥紧了身上坠着的玉佩,语气浅浅淡淡,挥退了他。

    明明室内燃着燎炉,他却觉遍体生寒,视线中画面都在震荡。

    他闭了闭眼,继而长长地叹了口气。

    脑中总有个声音说着,放弃吧放弃吧,这种男人没什么好期待的。

    贺承舟曾在最轻狂的年纪与宋鹤山相遇,两人共闯天涯,在江湖中流浪。

    宋鹤山归于朝廷时,贺承舟想都不想地放弃了自己仗剑天涯的念想,与他一同陷入了如同深渊一般的皇宫。

    贺承舟曾开玩笑说过,宋鹤山想的是怎么报效朝廷,怎么使百姓安定,而贺承舟想的是怎么上他。

    粗俗,粗鄙,不雅,慎言。

    宋鹤山嘴里只有这些字眼。

    一盏孔明灯缓缓融入如墨的黑夜,它慢慢上升,与万千明灯一起将黑夜照亮,近乎于白昼。

    贺承舟陪着宋鹤山看这万千山河,城镇繁华,街景绚丽。

    他开玩笑道:“这山河,与我,你更喜欢哪个?”

    宋鹤山长久地沉默着,黑夜里,贺承舟看不清他的神色。

    只有数盏孔明灯的微光照亮他眼底。

    贺承舟那时不知,也不想知这地位高低,却也未想到,往后的宋鹤山会为了报效朝廷而远征漠北,显得他当时问题是有多么可笑。

    国家,在宋鹤山心中总是第一位的。

    贺承舟总愤愤道:“那狗皇帝有什么值得你尽心尽力的!”

    宋鹤山没什么神情:“慎言。”

    贺承舟气愤地瞪他一眼,一声不吭地摔门离开。

    宋鹤山坐在桌前,忽而轻轻叹息了一声。

    贺承舟总能记得他们之间的争吵,发现每次都是自己声嘶力竭地同宋鹤山吵闹,后者往往是沉默。

    他自己也从没想过,这样的他,怎么会被宋鹤山喜欢呢。

    直至现在,他才恍然明白,或许是自己一厢情愿罢。

    从头到尾,宋鹤山没有说过一次喜欢。

    即使是孔明灯那夜,也未有。

    第23章 结尾

    ——

    桃花枝簌簌响着,贺承舟尾音落下,便不再有言语。

    宋行之看他,才发现他眼底一片湿意。

    他叹了口气,将腰封里藏着的玉佩摸出。

    “其实,


    第1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